第426章 风暴中的试验田

秋日清晨,星城市高新区办公大楼外,一辆挂着“川政调字”编号的中巴车缓缓驶入产业园核心区。

车上坐着的是来自川省的一支“高质量发展制度调研组”。

不过,没有人相信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调研。调研组领队、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徐子凌的言行早已透露出他们的真实意图:

“我们这次来,不是只看项目,更想看看‘机制’。”

“星城市这套制度,如果真的跑通了,未来是不是可以借鉴、嵌入,甚至全国推广?”

陪同的星城市制度协调中心副主任只说了一句:

“机制公开透明,但试点授权归属——属于星城市委。”

这句话看似普通,实则是一道制度防火墙。

……

与此同时,潇湘省委办公厅内,一份文件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关于建立“星光机制成果归口统筹小组”的建议方案》

这份由省委政策研究室牵头起草、组织部备案、财政厅附议的方案,拟设立一个“省级机制协调平台”,名义上是“促进机制成果共享”,实质上却被外界解读为——

“机制国有化”的第一步。

文件中并未写明李一凡的名字,却处处点到“星城市委主导机制”、“地方授权运行样本”、“制度适配区块”等关键词。

赵建国看到这一提案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将文件默默压在了案底。

他的秘书问:“书记,推不推?”

赵建国只是摇头:

“不推是放权,推了是收权。现在这个时候,哪一步都可能出事。”

他望向窗外:“先看星城市怎么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