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与部级干部的第一次交锋

康志新点头,没说话。

但身后一位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冷冷开口:

“李书记,你的思路我听懂了,但有一点我们想请你澄清——你们地方财政,为何敢设‘试验性失败容错拨付机制’?这不是违反预算管理条例?”

李一凡面不改色:

“是。我们不敢设,那是违法。”

“但我们设的不是‘失败奖励金’,我们设的是‘容错基金评审专账’,由三方联合审核——纪委、人社、科技。”

“钱不直接发,而是做底账挂账,通过清单制度后兑付。账不进编制财政科目,而是挂在试点专项类账上。”

“我们不是要花钱,是要让系统知道——不作为、错作为,和探索失败,三者要区分。”

这一段话,让财政部那位司长眼神动了一下,随后低头记录。

紧接着,科技部创新发展司的一位专家提出:

“李书记,你们说试点成功了,但这两年全国试点泛滥,中秧怕的不是失败,是‘看似成功、实际上不可复制’,你能保证你们那套机制能推广?”

李一凡微微一笑:

“不能。”

众人一怔。

“我不能保证它能推广,因为我知道,体制是排异的,机制是非标准的。”

“但我能保证,它有三件事别人试不出来。”

他竖起三根手指:

1. “第一,机制全流程可视化——我们有统一追踪平台,每一笔改革动作都能映射出来。”

2. “第二,财政与干部考核挂钩——星城市的所有试点干部,已纳入专项档案管理,评优、晋升、职级打分系统自动比对。”

3. “第三,我们设置了反向破坏评估模型——试点一旦失败,会评估它破坏了哪些机制,再反算回来。”

“这三件事,不是喊口号。它们,是系统工程。”

这时,坐在会议室角落的一位国家信息中心专家终于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