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被列入中秧提级考察候选人

第 412章 被列入中秧提级考察候选人

九月的四九城,天高气爽,钓鱼台国宾馆的会议厅内,气氛却格外凝重。

“全国科技改革与自主创新研讨会”在这里召开,虽然名义是科技专题会议,但从部级出席名单看,规格已经接近中秧工作协调层面。主持人是中秧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国梁,而被点名汇报的地方,只有一个——潇湘省星城市。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点名表扬,而是一次被“架上台”的过程。

李一凡没有亲自到场,他的名字出现在汇报材料中,却由潇湘省常务副省长陈松年代为出席,汇报了“星光2030计划”的试点模式。

当陈松年汇报完“十四项科技攻坚”、“试验区财政机制”、“科技人才编制绿卡政策”后,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坐在第一排的科技部部长王振东微微点头,说了句:“这是我们科技系统二十年来最完整的一套机制设计。”

而坐在另一侧的工信部副部长林浩然却轻声问:“编制和审批权放到区一级,是谁批的?”

“潇湘省发改委主任张廷山开口:‘这是省委、省政府党委会的集体决议,李一凡副书记主导设计,全程参与机制搭建。’”

林浩然眼神闪了一下,没再说话。

坐在正中位置的陈国梁缓缓翻开会议纪要,目光落在印有“星城市试点汇报”那一页,语气不高,却带着明显的审视意味:

“李一凡……他是怎么想到要在地方层级提出‘失败容忍机制’的?你们有人和他沟通过吗?”

科技部副部长一愣,低声答道:“有听说他在中微工作机制上试点过,但正式提出来,是在今年的护航2.0方案之后。”

陈国梁没再追问,只是合上文件,说道:

“不管怎么说,国家需要有人敢于打破框架。他如果做成了,我们会记住他的功劳;他要是出问题,也要有人承担责任。”

这话一出,场内安静了几秒。

随后他轻描淡写地补了一句:“建议把潇湘方案纳入下一轮全国改革试点联动名单,组织部和科技体改小组可以跟进接触。”

没有表扬,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中央已经开始松口了。

不仅是对“星光计划”的政策放行,更是对李一凡个人的政治定位,开始出现结构松动的苗头。

……

星城市市委会议室,李一凡站在沙盘前,手中拿着一份传真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