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诞靠在枣树下望着他们,月光给她的轮廓镀上一层银边。
“他们不只是聪明。”
姬诞轻声说,“志钢解方程时会无意识排列桌上的筷子,念安能闻出不同药材,志铁的手工永远比同龄人精确 0.3毫米。”
她意味深长地看向姬小颂,“你的灵力,徐卫东的机械天赋,都在他们身上显现了。”
“这是好事,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本就是为了改变这一切。只是,我有时候也会担心他们会因为没有记忆,而走错路。”
“别想太多。”姬诞仿佛看透她的心思,“这个国家需要这样的孩子。”
*
深夜十一点,门轴发出轻响。
徐卫东轻手轻脚地进屋,却发现厨房亮着煤油灯。
姬小颂正在热饭菜,蒸汽模糊了她的侧脸。
“孩子们睡了?”他声音沙哑,工装沾满机油。
姬小颂转身,被他眼里的血丝吓了一跳:“三天没合眼了?”
手指抚上他新添的白发,“光谱仪怎么样?”
“成了!”徐卫东突然抱起她转了个圈,锅铲哐当掉在地上,“长城五号的纳米相分布完全符合理论预测!”
他额头抵着妻子的,“知道吗?我们用土办法测出了M国人都没发现的晶界偏聚效应!”
姬小颂笑着躲开他胡子拉碴的脸:“小声点……等等,你说什么效应?”
徐卫东从公文包掏出一叠数据:“看这个衍射峰!稀土元素在晶界的富集度比体相高 20倍!这就是咱们特种钢韧性突飞猛进的关键!”
油灯下,两人头碰头研究数据,时不时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姬小颂突然皱眉:“这个发现足够发《Materials Science》了。”
徐卫东的笑容淡了:“被拒稿了。”
他掏出皱巴巴的信纸,“评审人说‘种花国农民也懂材料科学?建议先学好基础英语’。”
厨房陷入沉默。
远处传来火车汽笛声,像一声悠长的叹息。
“王八蛋!”
姬小颂突然拍桌,吓得徐卫东一哆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温婉的媳妇儿很少爆粗口,“我们造出光谱仪时他们还在用计算尺呢!”
徐卫东闷头扒饭,突然抬头:“对了,老周儿子在外国语学院,说可以帮我们翻译成D国文投《钢铁研究》。”
“要投就投最好的。”
姬小颂眼中燃起火光,“我让大学同学找MIT的华人教授帮忙润色。”
窗外,志钢悄悄缩回探出被窝的小脑袋。
他听不懂那些术语,但记住了妈妈说的“总有一天让他们求着看我们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