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法国危局:德俄签约下的困兽之斗与战争预演

这是一个将宗教从政治中剔除的绝佳机会。

但如果一刀切地处理,可能会引发全国性的反抗。

“全国范围内,天主教徒的示威、恐怖行动、破坏活动,都有很大的爆发可能性。虽然牧师们应该不会杀人,但狂热的信徒可不少,利用宗教谋取政治利益的奸商更是遍地都是。”

那些打着天主教旗号的政客们。

他们才是最大的问题。

就拿德雷福斯事件来说,一件小事就能让整个法国天翻地覆。

犹太人和反犹主义者互相厮杀,甚至还发生了肢体暴力。

集体私刑都是家常便饭。

在这种情况下搞政教分离?天主教?

从天主教的角度看,法国的信徒们就算气得发疯,也无话可说。

“我们可以宣布戒严令,以镇压因政教分离引发的宗教暴力为名,进行非正式征兵。”

已经没有时间去理解他们了。

法国的命运悬于一线,为了胜利,只能不顾一切地向前冲。

就算全力奔跑,都已经来不及了。

证据就是,战争部长和总统的眼睛,已经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尔卡塞厌恶地看着他们的眼神,但还是忍了下来。为了美好的退休生活,不管是战争还是其他什么,都得尽快结束。

真希望有人能来暗杀他。

只要能活下去,就能退休。

“如果您觉得这看起来很牵强,我承认。这是我一晚上在脑子里拼凑出来的蹩脚想法。但我们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多争取时间吗?如果有更好的作战计划,拜托您提出来,我也会照做。”

求求你们了。

这是他的真心话。

不管是谁,只要能拿出尽快结束战争的办法就好。

德尔卡塞不在乎这个政策是否以他的名义提出,他只想退休。

要退休,战争就得尽快结束。

“大概一年之内就能结束吧。”

普法战争不也没到一年就结束了吗?只要撑过一年,自由就会到来。他觉得自己有这个耐心。

战争总不至于持续四年以上吧。

“就撑一年。”

德尔卡塞幻想着还算美好的未来。

他满心期待着能在一年内退休,同时也希望法国不会走向灭亡。

“就撑一年,然后逃去美国。”

现在,他人生的目标,就只剩下退休了。

>>>

“政教分离?挺新颖的啊。”

华盛顿特区,财政部大楼。

杜鲁门听着财政部情报局长的汇报,眼睛亮了起来。

他一直很好奇法国会如何应对,没想到是戒严令,虽然有点狠,但还算是个像样的临时对策。

要是打宗教战争,德国也只能承认。

毕竟从历史上看,他们在俾斯麦首相时期,就有过以“文化斗争”为名,和天主教干过一架的经历。

法国要是把事情闹得再暴力点,德国也没资格抱怨。

“戒严令也说得过去。”

毕竟就算宣布戒严令,军队还是要行动的。

在宣布戒严令的同时进行征兵,也没什么问题。

这可是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拥有的巨大权力,谁能阻拦呢?

而且理由也很充分。

看看欧洲大陆的历史,就知道宗教狂热分子有多可怕。

“这就足够了,德尔卡塞部长还挺能干的嘛。”

把德尔卡塞当作法国的棋子,他还挺有能力的。

杜鲁门觉得以后可以经常用他,甚至可以把他打造成法国英雄。

反正法国军队的补给,已经掌控在美国手中了。

“詹姆斯,我之前说过,以优先参加财政部长会议为条件,放宽石油和煤炭的出口限制,对吧?”

“是的,先生。”

“我是个信守承诺的人。”

“没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我没说要放宽到什么程度。”

“……啊!”

詹姆斯恍然大悟。

对呀,只说放宽出口限制,可没说放宽多少。

支援补给的多少,全凭美国说了算。

俄罗斯已经失去了优先权,“巧合的是”,只有英国和法国“按合同”有资格获得美国的援助。

“可以无限制地提供吗?”

平衡调整。

美国掌控着运往欧洲大陆补给线的阀门。

现在,美国差不多能控制欧洲大陆战局的一半了。

法国的作用,就是削弱德国的力量。

但不是像暴风雨一样把德国彻底摧毁。

詹姆斯一脸敬畏地回答道。

“是的,可以。”

“就是这个意思……”

杜鲁门摸着下巴,笑了。

欧洲大陆的局势,正按照杜鲁门想要的方向,有趣地发展着。

“这发展还挺有意思的。”

杜鲁门笑着说。

接下来一段时间,看新闻应该会很有趣,随手拿起一份报纸。

“詹姆斯。”

“是的,先生。”

“法国宣布戒严令的那一刻。”

“是。”

杜鲁门一严肃起来,詹姆斯紧张地盯着他。

杜鲁门和他对视了一眼。

然后说道。

“就是大战的开始。”

20世纪,人类即将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

这是时代的转折点。

戒严令,将成为这场战争的起点。

“那我也该正式行动起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