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航运风云:美英钢铁合同取消引发的恐慌

不过,英国议会的想法也能理解。

“但英国议会的立场也不是不能理解吧?”

“什么理解?他们有否决权还这样!”

“那否决权也只是在东亚的否决权,英国本土可是在大西洋!在北海!”

“等一下。”

韦伯董事长的话,让会议室陷入了沉默。

“JP摩根的大股东之一不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吗?”

“……!!!”

“联邦钢铁(Federal Steel)是摩根的公司。但美国钢铁还有其他摩根系的钢铁公司加入。如果他们联合股份使用否决权,不就可以了吗?虽然股份比例可能很微妙。”

杜鲁门一直会分享一些利益。

贝尔福把这些都推开了。

难道最终是贝尔福害怕了,所以退缩了?

如果在澳大利亚有杜鲁门钢铁的股份,那就意味着在钢铁垄断上插了一脚。

更何况麦格理基础设施银行的一部分归英格兰银行所有。

到底为什么要害怕呢?

韦伯董事长叹了口气。

“英国议会现在处于分裂状态,这个提案要在议会通过,恐怕得花几个月时间。下半年已经是该开始行动的时候了,我们得解决这个问题。”

“向英格兰银行提出请求,要求他们行使否决权。至少要拿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

澳大利亚目前建成的炼钢厂还不多,而且距离遥远。

从美国钢铁订购虽然成本翻倍,但眼下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方针已定。

韦伯董事长站起身来。

“从现在起,我们站在维克斯这一边。他们已经在和英国议会针锋相对了,关税政策上,他们的意见被完全忽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维克斯大概有种被背叛的感觉。

美国钢铁停止合作,就是不想交关税。

“对,垄断就是这么回事。”

杜鲁门·摩根。

这位近期在经济界掀起热潮的美国经济人士。

从英国的立场看,他本是追求共生的经济人士,就算搞垄断,也会理性地让出一部分股份给英国。

当然,是在垄断的情况下。

英国对垄断也有否决权。

“在英国议会全面动员说客,以恢复自由贸易为目标。先不管对美国的让步,我们自己都快死了,得先救自己!”

砰!砰!

韦伯董事长用力拍打着桌子。

>>>

“杜鲁门董事长,即便如此,维克斯的工厂迁移或新建,英国议会难道不会阻拦吗?”

“他们拦不住。维克斯可不是好惹的,他们敢公然给英国议会难堪,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筑波级战舰。

目前被美国海军扣押的倭国筑波级战舰。

原本英国议会强烈反对维克斯公司建造筑波级战舰。

这也难怪,因为筑波级战舰的性能比英国战舰高出许多。

但维克斯的回答很简单。

不爽的话你们自己造,当然是以比较委婉的措辞回复的。

“英国议会和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肯定想掌控民营企业,但他们做不到。反对党和执政党分歧严重,他们还盲目信奉自由放任主义。制度上就不允许一个人独揽大权。”

在原本的历史中,贝尔福为什么会失败。

他推行关税政策,结果在英国议会遭到猛烈抨击,最终下台。

否定了一直以来成功引领英国的自由贸易主义,英国议会当然会爆发。

虽然最终回归保护主义贸易,但在这之前,英国议会为了这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为了荣耀而宣扬的关税,如今却要放下自尊重新制定,这怎么能轻易做到。

从既得利益者的角度看,放弃一直以来保障利益的自由贸易,就像自杀一样。

毕竟英国建立的经济网络,是以自由贸易为前提铺设的,而且已经持续了近百年。

他们知道,一旦全面改革,就会陷入混乱甚至灭亡。

只是限制了钢铁关税,就已经让他们步履蹒跚了。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军部就一直无法在军工复合体上占据绝对优势。”

“英国议会?他们不是英国的代表吗?”

“正因为是英国,所以才这样。他们对自由放任主义的信念,就算有所动摇,但还没有完全崩塌。”

“但他们已经筑起了关税壁垒啊?”

“现在贝尔福能勉强维持,就像在刀刃上行走。要不是英格兰银行说‘保护主义贸易看起来还行?’,英国议会早就发难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大概也只能勉强维持任期,之后就会卸任。

“但关键因素还是海军预算的匮乏。”

“啊,我好像明白您的意思了。”

“归根结底,皇家海军资金不足,所以无法在军工复合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大部分海军预算都用于维持强大的皇家海军,要是还要建造新式军舰,非得累垮不可。”

皇家海军?

预算多吗?多的。说不定现在是全世界预算最多的。

但开支也很大。

预算和开支相互抵消后,就所剩无几了。

最重要的是,在钢铁关税问题上,维克斯的立场完全被忽视了,压根没人考虑他们的意见。

“英国政府和议会不想失去对钢铁产业的主导权,所以才设置了关税,但维克斯的立场却丝毫未被考虑在内。”

被忽视的维克斯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呢?

“唉……” 杜鲁门托着下巴,叹了口气。

“一开始我都给了这么多暗示,英国却没能领会,这就怪不得别人了。”

虽然心里早有预料。

但事情真的发生时,还是觉得有些凄凉。

德国投资公司和德国结算银行从一开始就有英国的股份,钢铁产业也有英国的股份占比,可那所谓的否决权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贝隆。”

“是,先生。”

“把下半年的合同都恢复原状。才过去没几天,应该都能恢复。毕竟只是通过电话通知取消,实际上还没废除合同。”

“…… 是。”

暂且先观望一下吧。

美国庇护也是有限度的。

“不过,先生。”

“怎么了?”

“我觉得…… 无论何时,您这种厚脸皮的特质还挺不错的。”

杜鲁门苦笑着。

“好像有人说过,爱迪生曾讲过,成功是 99% 的努力加上 1% 的灵感。但要是没有那 1% 的运气,就无法成功。”

“…… 这说法很有共鸣啊。”

“但那 99% 是我能够掌控的部分。”

杜鲁门必须在这漩涡中生存下去。

“只是……” 杜鲁门平静地说。

“一旦犯错,就是死路一条。”

但这话对对手来说,不也同样适用吗?

只要还没死,就还有机会。

杜鲁门干脆利落地做出结论。

“贝隆。”

“是,先生。”

“等这边的事情一处理完,尽快回美国。另外,推进我们收购平克顿侦探事务所的计划。是时候成为一家人了,就像标准石油公司那样。”

“……!!!”

“我也该为自己的安全考虑考虑了。顺便想想怎么收拾那些家伙。”

贝隆猛地站了起来。

一瞬间,他原本茫然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