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隆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杜鲁门。
然后,他艰难地开口道:
“先生……您没事吧?”
“你说什么呢?”
“您和平时不太一样……不,平时您也这样,但这次感觉更危险了。您思考的速度太快了。”
“遇到这种事就得迅速应对并做出调整。”
杜鲁门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一边低头看向桌上的信件。
德国美国大使馆。
这是一封来自白宫的信。
[西奥多·罗斯福]
竟然是现任总统的亲笔信。
美国商务部和白宫的许可已经下达。
咔嚓。
杜鲁门撕开了信封。
但这还远远不够。
钢铁?
在德国折腾半天,差点挨枪子。
现在,杜鲁门要垄断。
别再犹豫,直接推进。
要是他们不听话,就打得他们服服帖帖。
杜鲁门本想降低钢铁价格,推动工业革命进程,现在看来都没必要了。
他已经放弃那个想法了。
“……这是战争。”
杜鲁门的耐心已经消耗殆尽,被现实上了一课后彻底撕碎。
>>>
“取消……成功了!”
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Baltic Exchange)。
这里是全球航运交易的中介中心,大型航运公司、大船主以及其他大型海运企业汇聚于此,进行国际航运交易。
如果说劳合社(Lloyd's)是保险业务的场所,那么这里就是航运运输、货物合同和船舶合同签订的海运企业圣地。
它几乎是欧洲唯一的航运交易所。
在这里可以看到国际航运的所有动态。
由于大部分航运交易都在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进行,身处此地,就能洞察全球航运的趋势。
中央大厅。
在这里可以实时了解市场变化的趋势。
而此刻。
国际航运的核心之地。
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伦敦中央大厅正陷入实时恐慌。
“全部取消了!全都取消了!”
就像发生了火灾一样。
交易所内,经纪人四处奔逃。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前往英国的货物合同和租船合同纷纷被取消!”
“据观察,美国钢铁(US Steel)从今年下半年起,正在陆续取消租船合同和货物合同!”
“美国钢铁取消合同后,英国国内的钢铁制造企业也开始陆续取消出口订单!”
“取消!又有取消的!”
人声鼎沸的中央大厅。
神情绝望的合同签订者们。
还有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的会员们。
所有人都像脚下着了火一样,四处乱跑。
尤其是经纪人们,为了生存拼尽全力。
“英国的供应链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被摧毁!”
轰 - !
“这怎么可能!”
紧急召集的航运交易所董事会。
以航运交易所董事长为首,各大航运公司的高管们纷纷走进会议室。
欧洲航运业的中坚力量们一直在伦敦中央大厅通过经纪人了解情况,此刻他们表情严肃,匆忙就座。
距离冲击发生还不到一个小时。
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董事长。
以W. 布里奇·韦伯(W. Bridge Web)为核心,成立了紧急应对委员会。
董事长表情凝重,宣读着资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董事长,这不是开玩笑。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进口量将凭空蒸发5%。钢铁原材料进口量减少5%,其连锁反应可能导致制造业出口减少15%甚至更多。”
情况极其危急。
仅仅5%的钢铁,就能左右钢铁制造业15%以上的发展。
原材料的威力就是如此。
哪怕制造产品所需的1%钢铁原材料缺失,产品也无法完成。
所以,当原材料出现问题,就会以巨大的威力冲击全球市场。
问题是,航运市场也会遭受巨大打击。
“租船合同也受到了影响。”
韦伯董事长揉了揉紧皱的额头。
“不仅仅是货物合同!钢铁原材料5%的取消意味着同样比例的租船合同(租船的合同)也会泡汤。出口量减少15%,意味着会有相应更多的租船合同被取消!”
5%和15%平均一下,总共就是10%。
英国航运租船合同的10%瞬间化为乌有。
租船合同的取消,会让船主们不堪重负。
货物合同的取消,会让航运公司难以承受。
如果今年下半年合同取消情况确定,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的许多航运公司可能会因此破产。
“租船合同取消的话,我们船主光是大型商船的维护费用就会不堪重负!一旦出现空窗期,就必须拼命寻找其他合同方!”
“每天光是维持就要花费大量资金!如果下半年一直闲置,船主们就会破产!美国和德国只有少数航运公司占据着市场。要是他们拒绝合作,我们就只能破产!”
尤其是船主们,急得暴跳如雷。
船主们拥有船只并出租。
哪怕只取消一份租船合同,公司都会摇摇欲坠。
钢铁供应合同接连取消。
幕后主使无疑是美国钢铁,还有德国的蒂森克虏伯。
到了这个地步,交易所的老手们就算不想知道,也能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这……唉。”
英国,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凭借独立的贸易网络,本应有足够的实力支撑。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庞大帝国的贸易网络开始让英国政府背负债务,英国正逐渐走向衰落。
南美洲。
英国的市场正在分散,一部分转移到了南美洲,而那里是美国的势力范围。
南美洲的独立运动激烈,说是英国的殖民地都有些勉强。
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
“反正美国钢铁也不会真心想把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大家都清楚,英国虽然没有美国钢铁,但在东亚钢铁市场拥有一定份额。麦格理银行持有股份,英格兰银行拥有否决权。”
所以,英国会受伤。
美国也会受伤。
但双方都不想受伤。
然而,双方却都对彼此拔刀相向。
垄断?
可我们也有股份啊。
虽然是美国挑起了事端。
但先动手的却是英国。
“德国的蒂森要是在国内搞倾销,那可就没辙了,但它没这么做,不是吗?”
“澳大利亚的铁矿都运往东亚了,那边的海外企业据说都用新倭国制铁的钢铁,价格很便宜。”
“美国钢铁股东大会上也表示,低价钢铁的时代将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