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难民靳石头的幸福生活(中)

“那是以前,现在这片地儿是安民军打下来的,是咱们华人的地盘喽,就是安民军给我们发的衣服,供的吃喝。”

石头搂着身边的侄子,听着引擎轰鸣的声音,心头却渐渐安定下来。

也许...那场噩梦终于结束了,而接下来就是新生活的开始。

-----

靳石头坐在木屋门口的小板凳上,一边削着刚从地头摘下来的红薯,一边看着远处田里嫂子挥锄头的背影,心里满是踏实。

“叔,今天我又得了个小红花!老师说我字写得最好!”大哥的女儿靳小翠从学校回家,蹦蹦跳跳地冲过来,帆布书包里还晃得咯噔响。

靳石头放下红薯,拍了拍小姑娘的脑袋:“真有出息!晚上吃完饭,叔给加个最甜的红薯干。”

靳石头一家现在被安置在曼德勒以北,伊洛瓦底江以西的一处新开垦出来的平原上。

南华药业出品的金鸡纳霜和青霉素、链霉素保证了这些移民有深入雨林进行开垦的能力,大量的雨林被砍伐殆尽,从民国过来的大量移民使张弛有充足的人力进行垦荒运动。

大量新修建的水泥厂又使得张弛有能力在伊洛瓦底江上修建水库,建设水电站。

以勃固、暹罗、马来等地的气候来说,国内常见的大旱并不是农业的最大威胁,反而是洪灾更有杀伤力。

因此修建水利工程,闲时发电,雨季蓄水就显得异常重要。

石头一家住的村落,不远处就是一座小水库和配套的水电站,因此到了傍晚,这处新的华人村落内,竟然家家户户都亮起来灯光。

牵的电线、打的电线杆自然是收费的,不过这钱不是现在收,而是等三年后,各家移民安定下来了再收,现在只是记在账上。

至于电费本身倒是不贵,靳石头在夜校里表现良好。

别看他现在是这一大家子唯一的壮劳力,可他其实才19岁,正是聪明好学的时候,这几个月在夜校里他不仅学会了不少字,还通过了普通话资格考试,考了个丙等资格,夜校直接给他评了个优秀学生,又发了20刀的奖金。

这20刀可是实打实的钱,而不是他们刚落户时发的那笔移民贷款,那笔贷款虽然不要利息,可也是要还的,这笔意外的奖金顿时让石头手头宽裕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