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徐老头

要不是老孙家不给淼淼念书,当妈的至于闹到要分家?

一块能念书的料子竟然让你们耽搁了,要不是人家校长来找,他们都不知道淼淼书念得好。

尤其当天一中的校长老师找了村里的老支书,语重心长地说了几句话。老支书回来后特意找了一回万红英,叮嘱她:“以后别拦着淼淼念书了,要是我们村少了一个大学生,你们耽误不起。”

万红英气得这几天一直在骂孙淼淼,“这个贱人小狐狸精,她能念什么书?给她读书就是浪费了……大学都没个影子的事,她也配跟秋丫一个正正经经的大学生比?”

老四媳妇刘蓉眼睛一转,“妈,我前两天在县里碰到芝芝了,她说赵巧莲母女在火车站卖猪脚饭。好好地放着书不念,跑去卖饭真的是脸都丢光了!要不你去火车站看看?”

万红英捋起袖子,马上叫儿子送她去火车站。

万红英使尽了浑身解数钻到了火车站月台,她躲在柱子后默默地看着,赵巧莲跟刘家那傻女儿不断地收着钱,十分钟的功夫就收了六块钱进兜里。钱一直不不停地在赚。

她双眼沉沉地盯着,久久不舍得离开,她心生一计转身离去了。

……

临近中午,赵巧莲按照往常把一份猪脚饭端去给徐老头吃,徐老头见今天孙淼淼不在,便问:“你女儿呢?”

赵巧莲笑吟吟地说:“她去念书啦,就在县一中读书!”

赵巧莲特别爱跟别人说孙淼淼去念书了,因为她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女儿就是她的骄傲。

徐老头点点头,县一中不错,校风艰苦朴素,比市里的中学差不到哪里去。他拉着一张脸埋怨道,“以后不要给我那么瘦的肉,我要吃肥的。”

赵巧莲笑眯眯地劝道,“淼淼说老人家很容易得三高,肥猪蹄就算了,少吃点吧。昨晚淼淼炖了几个卤蛋,沙沙糯糯的,您尝尝?”

徐老头果然从菜叶里翻出一只卤蛋,用筷子戳进去破开两半,送到嘴里咬一口,满口浓浓的卤香,蛋皮又嫩又弹滑,嘴巴里泻出粉粉糯糯的蛋黄,又鲜又咸香。再送一块肥润软滑的猪脚进嘴里,满口的肉香,卤汁流满了他的嘴。

卤猪脚里最好吃的“四点金”都被赵巧莲特意地留下来,每次都给徐老头吃。

孙淼淼来到了徐老头的休息室,她笑着说:“徐爷爷确实应该少吃肥肉,这样吧,以后我多留点好吃的瘦肉给您。”

“瘦肉也有瘦肉的香!”

徐老头觉得这母女俩一开始就特意向他献殷勤,好像哪天不对他好,他就会赶她们走似的。不知是该说她们傻、还是聪明。

徐老头摇了摇头,心里哼了一声。

这时候铁路局的同志吹了口哨,“你们、不许在这里摆摊了!”

“有人举报你们投机倒把。”

几个同志吹着口哨,把月台上卖茶叶蛋的、卖凉茶的、卖包子靓汤的小贩全都驱逐开来,棍子掀翻摊子,食物流了一地。

可是商贩们听到“投机倒把”四个字就如临大敌,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个个如鸟兽四散开来,抱头鼠窜。

赵巧莲哎呀了一声,“糟糕!”

徐老头淡淡地瞥了一眼,他放下猪脚走到同志面前,客气地说:“他们有经营许可证,在工商局盖过章的,不算投机倒把。”

铁路局的同志严厉地说:“我说是投机倒把就是投机倒把,他们还违反了秩序,在火车站倒卖卖东西还有理了?”

徐老头沉吟一声说:“他们没有违反秩序,这是火车站为了创收把他们招进来的,这边特意用一根白线画出了他们的经营区。反倒是你,阻碍了他们正常经营,得赔他们损失。”

孙淼淼点点头,“对,我们有经营证,每个月都按时纳税的,不是投机倒把。”

铁路局同志拉着脸说:“私人经济活动就是投机倒把,你们把这几个投机倒把的都抓起来!”

徐老头也生气了,翻了脸冷冷地哼了声,那哼声从鼻孔里挤出来。他轻蔑地道:“你铁路局哪个部门的?这是按规矩办事吗,让你们局长来见我!”

赵巧莲扶住徐老头又拉了拉女儿,让他们少说两句话。她感激地恳求道:“徐大爷,没、没事,我们不摆就是了。”

跟两个壮汉相比起来,徐老头立在风中的瘦柴身躯,显得很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