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周瑜所谋者,唯孙策也,若因其私心以致兵败,自己必杀孙策,脱困不成,反受其害,智者不为。
不若安分守己,以博信任!
如此想着,袁术回味前世浮想联翩,眼底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公瑾放心,只需再赢一场,还差一点信任,我就倚重孙策,让他独自领兵。
......
公瑾再接再厉!只需0.5信任,我必放孙策出征。
......
天降隆恩!恭喜公瑾这一战博取了双倍信任,就差0.01信任,孙策自此脱离樊笼。
公瑾!你怎么脸色不好?行百里者半九十,孙策大志将成,大业将兴,作为他手足兄弟,你可千万不能放弃。
来来来,随我再打一仗,此战平定天下!
......】
摇头轻笑间,拂去杂念,袁术目光自周瑜转向陆逊。
若论伯言之才,将来当也可为帅,可其眼下年幼,出谋划策,他天资聪颖犹可为之,实战带兵,却无丝毫经验。
至于说袁术亲自统兵数十万跟魏武过招?
“......”
他可不想当袁十万。
仗着前世饱读三国,步步料人于先,谋篇布局,压住天下大势为己所用,他或许可以。
可真论双方摆开阵势,统兵打仗,这个...非不愿也,实在上辈子也没这个机会能有这方面的经验。
别说跟魏武对阵,他两辈子加起来的巅峰战绩,也就此前仗着数值碾压,欺负江东小朋友。
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昔秦王诛白起,高祖杀韩信,皆天下已定,大业功成,今九州乱而四海崩,正当英雄用武之时,岂有藏弓烹狗之理?
朕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霸业,将来还需公瑾看在吾儿伯符面上,多多出力才是。
......
烛火将烬,宴会也终至尾声,原本一场庆功喜宴,皆因长安大乱天子出逃,以至潦草收场。
群臣告退,袁术只淡淡吩咐杨弘,“近日,还需先生为我商榷内容,筹备予信诸侯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