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前往秦岭

我凑近细看帛书边缘的云雷纹,发现那些纹路竟是由无数微雕符咒拼接而成:“七星锁龙局?“

“正是。“李景轩取过钧窑茶盏斟茶,水面浮着的君山银针根根直立如剑,“对方专挑地气交汇的敏感节点下手,七处受损龙穴皆在古墓葬群附近。“茶汤表面忽然漾起细密涟漪,盏底浮现出模糊的山脉倒影。

当我的手指无意间触碰帛书某处焦痕,铜钱突然在衣袋里发出蜂鸣。那些被灼烧的纹路下,隐约露出半截明代钦天监的玄武印纹:“他们动用了移山秘法?“

“比这更糟。“李景轩从怀中取出布满裂痕的玉琮,琮体十二节对应着黄道十二宫,“今晨考古队送来的,第五处龙穴出土的祭祀玉器。“玉琮内壁刻满细如发丝的铭文,当我的影子投在上面时,那些文字竟如活物般扭动重组,最终排列成《撼龙经》中的禁忌篇章。

铜钱在掌心剧烈震颤,某种古老而暴烈的能量顺着经络直冲天灵。恍惚间看见玉琮表面浮现出星图幻影,七颗血色星辰正缓缓逼近北斗天枢。耳边响起爷爷曾经说的:“七杀犯紫微,必起刀兵劫。“

“他们不是要破坏龙脉。“我按住突突跳动的太阳穴,“是在篡改星脉对应,将地气引向...“

“引向这个坐标。“李景轩展开卫星地图,秦岭某处无名峰被九个同心红圈笼罩。七个受损龙穴与主峰构成的几何图形,赫然是失传已久的九宫飞星阵。

地图边缘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现代仪器参数:地磁异常值超出正常范围147倍,次声波频率与人体器官共振峰完全重合,红外热成像显示山体内部存在直径三百米的球形空洞。

“地质局的数据。“他轻叩桌面,惊飞了落在砚台上的蓝蝶,“山腹空洞的位置,正对汉代某位诸侯王的金缕玉衣出土处。“砚中残墨忽然沸腾起来,浮出半幅未完成的符咒。

我取出犀角卦筒,二十八枚玉质卦签在筒内叮咚作响。当第三滴晨露落入卦筒时,七枚卦签自行跳出,在帛书上排列出“山风蛊“卦象。卦象成形瞬间,玉琮内部传来琉璃碎裂的脆响,琮体表面新增三道贯穿裂痕。

“辰时三刻了。“李景轩忽然起身推开雕花木窗。远处山峦在雾气中起伏如巨兽脊背,云层间透出的阳光将道观飞檐染成血色。他解下七星剑平置案上,剑身出鞘三寸时,静室内所有铜器同时发出悲鸣。

我从行囊取出爷爷遗留的青铜日晷,晷针投影正指向“大凶“方位。当李景轩将七星剑完全出鞘,日晷表面的十二时辰刻痕突然渗出水银,在“午时“与“未时“之间凝成崭新的血色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