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架空省委副书记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我们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挑选三个核心城市,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星城市可以作为科技创新示范区,而其他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分别打造‘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和‘新能源产业示范区’。”

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随后,财政厅厅长周德兴第一个开口:“李书记的建议极具可行性。如果由省里统筹设立产业基金,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财政风险,还能够让全省的产业布局更加均衡。”

省委副书记高天龙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意识到,李一凡不仅仅是在推广星城市的模式,更是在以省委的名义,打造全省的经济改革新体系。如果这一提案获得通过,那么李一凡的影响力将彻底从星城市扩展至整个潇湘省的经济体系。

而这,正是高天龙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赵书记!” 高天龙语气沉稳,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压制:“星城市的模式虽然成功,但毕竟并非每个城市都能像星城市一样顺利地吸引到高端资本。

而且,如果产业基金过度集中在高新科技领域,是否会影响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潇湘省的制造业在全国仍占有重要地位,我们是不是应该更谨慎一些?”

赵建国缓缓抬头,目光落在高天龙身上,语气不紧不慢:“高书记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如果我们一味守旧,等待‘最完美的方案’,那么潇湘省的产业升级恐怕永远没有真正落地的一天。”

这番话,直接让高天龙的反对显得有些被动。

李一凡抓住机会,继续说道:“潇湘省的经济改革,不能只靠‘等’,我们要‘做’。我建议,由省里牵头,成立‘潇湘省科技与产业升级领导小组’,由赵书记直接领导,并设立专项小组负责全省的产业基金运作。

这样,我们既能保持全省经济政策的一致性,也能确保具体执行落地到位。”

会议室内,一些地市的主要领导纷纷点头,显然,他们更愿意看到由省里直接牵头进行全省的经济改革,而不是继续在各自的城市里各自为政。

赵建国缓缓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做出了决定:“李书记的建议,具有高度可行性,我支持这个提议。”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几秒后,财政厅、商务厅、工信厅等几个关键部门的领导纷纷表态支持。

高天龙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他知道,自己彻底失去了对全省经济改革话语权的掌控,而李一凡,正在逐步接手。

这次会议,李一凡不仅推进了自己的经济改革战略,更是在省委内部,成功架空了高天龙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而这,也意味着李一凡的政治资本,正式超越了潇湘省的副省长层级,成为省委内部真正有影响力的核心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