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嘴角微微扬起:“没错,我们不仅要让星城市继续成为经济龙头,还要推动潇湘省整体经济改革。”
潇湘省委会议厅内,气氛凝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经济改革的会议,更是一场权力与利益的较量。
省委书记赵建国目光深沉地扫过在座的省委常委,语气沉稳而有力:“星城市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的经济改革模式已经获得中央财经委员会的认可,并被列为全国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这不仅仅是对星城市的认可,更是对潇湘省整体经济改革的一次重大机遇。”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随后,一名副省长开口:“赵书记,星城市的模式固然成功,但它的优势在于原本的产业基础雄厚,而潇湘省其他地市,尤其是部分欠发达地区,可能难以完全复制这一模式。”
赵建国微微点头,目光转向省委常委、星城市委书记李一凡:“李书记,你怎么看?”
李一凡坐在会议桌的一侧,神色平静,但眼神锐利。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省委对星城市模式的认可,更是一次他在省委层面的政治考验。
如果他能在这次会议上成功推进经济改革方案,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省委的影响力,还能为未来晋升更高层次的职务奠定基础。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赵书记,省领导,各位同仁,星城市的模式并不只是基于产业基础雄厚,而是建立在一个核心逻辑之上——产业+资本+政策的精准结合。”
会议室内众人纷纷抬头,显然,对李一凡的表态颇感兴趣。
李一凡继续说道:“很多人认为,星城市的成功仅仅是因为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但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资本,是因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
用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并配套了一整套针对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这种模式,并非星城市独有,完全可以推广到全省!
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松年微微皱眉,缓缓开口:“李书记,你的意思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产业基金模式?”
李一凡点头,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全省的营商环境,建立省级层面的产业基金,由省委直接统筹,向全省产业优势明显的地市进行精准投资。
这样,既能避免资金过度集中在个别城市,也能最大程度激发各地市的经济活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建国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继续说。”
李一凡沉稳地继续分析:“目前,潇湘省的经济结构仍然较为依赖传统制造业,而科技创新企业的占比相对较低。
我们可以通过省级产业基金的方式,扶持更多高新科技企业在潇湘省落地,同时,吸引更多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