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地方干部内部对机制规则博弈的深度发酵

……

第二天,一条系统通知挂上了潇湘省政务内网首页:

“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改革办三方联合设立‘机制运行调度办公室’。”

“机制平台由李一凡副书记兼任第一统筹人,三方共同监管。”

赵建国亲自批复。

信息极其明晰——

机制平台,继续跑。

李一凡,继续统筹。

但监管,多了一层。

这,是一次“集体接管”式的托管安排,既没有打掉机制,也给了其他常委面子。

但李一凡心里清楚。

这是对他的“制度缓冲”。

是省委书记赵建国,在帮他降维对抗。

……

当晚,李一凡召开机制平台高层闭门会议。

这一次,他说得极慢:

“从今天开始,机制平台将增加‘绩效倒挂修复系统’。”

“任何机制中得分偏低、但实际贡献高、组织系统认为值得提拔的干部,可以提交反向申请,触发‘人工干预权’。”

“但条件只有一个——必须由组织系统和系统联合认定,才能突破机制自动评估逻辑。”

陈晓峰一怔:“你这是——主动为组织系统让权?”

李一凡点头:

“这不是让权。”

“这叫——授权。”

“我不是来削组织系统的权,我是来让他们——学会在系统中行使权力。”

“不是谁赢,而是语言要被接受。”

“机制,不能是另一个权力系统。”

“它是权力系统的——共生语法。”

……

星城市主战场调度室的光,又一次亮到凌晨。

这一次,李一凡不是要让机制跑得更快,而是要让它——

跑得更稳。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斗争,不在于技术优劣。

而在于——谁能定义语言,谁能包容系统。

谁能在旧秩序里——培育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