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省与省之间产业和主导权的较量

“建议案是否列入‘预研备选通道’,我们回京后组织专项论证。”

这句话虽未明确否决,却相当于驳回了陶铭泽的主导权提案。

陶铭泽脸色微变,微微转向,低声说了一句:“李书记的政策口风,倒是比部里还准。”

李一凡神色不动:“我只是照着国家文件说话。”

……

会后。

大夏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一位副司长悄悄走到李一凡身边,递过一张名片。

“李书记,您这次对文件条文的把握让我印象很深。”

“有空来北京走一趟,我们正在内部评估试点机制向部际联席体系过渡的可能性,到时想请您介绍星城市的‘试点运维模型’。”

李一凡接过名片,轻轻点头:“有机会我一定汇报。”

这不是客套。

这是一次极其罕见的“体制认同”信号。

……

次日,大夏社评论部发表评论:

“协同不是竞争,试点不是瓜分。”

评论文中再度肯定星城市“试点先行、制度清晰、目标纯粹”的改革方向,同时含蓄指出:

“不应在未完成制度试点时,以区域协作之名,行权力扩张之实。”

李一凡没有看评论,但他知道,这场会议之后——星城市的改革试点,已经不只是‘地方样本’,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边界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