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大家先静一静

其他原本置身事外的人,此刻也吓得脸色苍白如纸,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他们的额头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冷汗,汗水顺着脸颊不断地流淌下来。他们一个个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身体微微蜷缩着,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也被卷入这场风暴之中。有的人甚至在心里暗暗自责,后悔自己之前怎么就没有更加谨慎,对那些不当言论没有及时制止。他们在心中一遍遍地反思着自己的言行,担心下一个被停职查办的就是自己。

秦朝来一直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前这混乱的一幕。他双臂抱在胸前,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他心中原本熊熊燃烧的怒火,在众人此起彼伏的求饶声中渐渐平息了下来。他看着这些人狼狈不堪的模样,心中不禁有些触动。他想起他们或许在平日里也为国家做出过一些贡献,可能只是一时糊涂才犯下这样的错。毕竟,人非圣贤,谁能保证永远不犯错呢?他的内心开始有些动摇,觉得常老这次的处理或许是有些过于严厉了。

秦朝来缓缓走到常老身边,微微欠身,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诚恳而尊重。他轻声说道:“常老,我能理解您对国家大事的重视和对这些人不当言论的愤怒。毕竟国家安危大于天,容不得半点轻视。但我仔细观察他们这些人,觉得他们或许真的是一时糊涂,并非有意要轻视国家安危。他们中有些人平日里的工作态度还是很认真的,可能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一时失察。而且他们之中有些人在各自岗位上也有过不少的付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过自己的力量。若就这样一棍子打死,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毕竟有些人都在此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好几年,平日里也为国家出了不少力,大家都盼着常老能改变心意。

几位平日里与被停职人员交情深厚的老同事,再也按捺不住,纷纷站了出来。一位头发花白、满脸沧桑的老将军,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常老面前。他的脊背因岁月的磨砺微微弯曲,但此刻却努力挺直,仿佛在向常老展示自己的坚定立场。他清了清嗓子,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常老,我跟他们几个共事多年,深知他们的为人。他们平日里对工作那是一丝不苟,为国家也奉献了不少。就说上次执行紧急任务,他们连续几天几夜没合眼,就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失。这次确实是糊涂犯错,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当给他们个机会,让他们将功补过吧。”

一位文质彬彬的文官也赶忙上前,双手微微颤抖着,拱手作揖道:“常老,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都有多年的经验积累,这些年的贡献不可磨灭。他们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对工作的敬业精神,都是有目共睹的。若是就这么停职查办,实在是可惜。还望您大人有大量,宽宥他们这一回。他们日后定会更加谨慎,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劝说声此起彼伏,仿佛汇成了一股无形的浪潮,试图撼动常老的决定。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地阐述着那些人的过往功绩,希望能打动常老那颗坚毅的心。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恳切和期待,目光紧紧地盯着常老,仿佛在等待着最后一丝希望的降临。

然而,常老面色冷峻,犹如一尊千年不化的冰山,眼神如寒星般坚定,没有丝毫的动摇。他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劝说,双手背在身后,脸上没有丝毫动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常老做的决定从来不会轻易更改。在他看来,国家安危高于一切,对国家大事的态度就是衡量一个公务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任何对国家大事的轻视都不能被轻易原谅,否则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这不仅仅是对犯错者的惩戒,更是为了给所有公务人员敲响警钟,让大家时刻保持对国家大事的敬畏之心。

待众人的劝说声渐渐平息,常老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众人的内心,让每个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他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诸位的心意我明白,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好,也都看重这些同志的过往贡献。可国家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们今日能对国家安危如此不上心,明日就可能犯下更大的错。我的决定不会改变。这是为了我们国家的长远利益,也是为了让每一位公务人员都能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众人听了常老的话,脸上的希望瞬间破灭,仿佛一朵刚刚绽放的花朵,在瞬间被寒霜摧残。有的人无奈地垂下了头,眼神中充满了失落和沮丧;有的人则轻轻叹了口气,仿佛在叹息命运的无常。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常老的坚持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是为了让每一个公务人员都能时刻保持对国家大事的敬畏之心。

常老见众人已无话可说,便轻轻摆了摆手,那动作简洁而干脆,仿佛在宣告这场争论的终结。他直接宣布:“散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