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年代:徐工的憨媳妇儿25

他压低声音:“她男人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差点牺牲......”

监考老师神色松动,最终挥了挥手:“第一考场,23号座位。”

教室里弥漫着劣质粉笔和冻疮膏混合的气味。

姬小颂接过试卷时,手指微微发抖。

语文试题第一题是拼音标注,第二题是“分析《愚公移山》的思想内涵”。

这些对她而言太过简单。

但当她翻到数学卷时,呼吸顿时一滞。

最后一道大题赫然是:“某钢铁厂要用最少的材料建造容积为 50立方米的圆柱形储气罐,求最佳直径与高度比。”

这分明就是徐卫东上个月才头疼过的实际问题!

钢笔尖在纸上悬停了片刻,姬小颂突然想起那晚和姬诞的讨论,如何用伯努利方程解释高炉进风优化。

此刻,那些深夜演算的公式如潮水般涌来。

她落笔如飞,解题过程里甚至下意识写了个“可用类似蒸馒头时控制火候的方法验证”。

中午休场时,姬诞抱着念安等在考场外的槐树下。

它用生物电场维持着婴儿体温,同时从衣领暗袋释放出富含蛋白质的纳米雾剂,伪装成哈气凝结的白雾,被姬小颂吸入肺部。

“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天》。”

姬小颂啃着杂粮饼,眼睛发亮,“我写了爆炸那天,卫东被抬出来时还惦记着三个孩子。”

姬诞的听觉传感器突然捕捉到议论声:“......那个带孩子的女人居然提前交卷了?肯定是乱写的......”

它正要转头,姬小颂却按住它的手:“别理他们。”

她的目光越过人群,看向远处冒着白烟的钢铁厂烟囱。

此刻徐卫东一定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向 900兆帕发起冲锋。

下午的理化考试才是真正的硬仗。

当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最后一道 20分的大题要求计算“某型号轧钢机在热轧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姬小颂的钢笔尖“啪”地戳破了草稿纸。

这道题简直是为钢铁厂职工量身定制的!她眼前浮现出林小梅在黑板上演算参数的背影,想起老李念叨的“每吨钢坯要多耗 15度电”......

解题过程行云流水,直到最后一步。

“需改进传动装置润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