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合作达成:美俄携手开启新的国际局势

即使把战前投资的钱全部赔光。

反而也是有利的。

但他可不会让钱打水漂。

如果进行了股权投资,就会有股份留存,如果借出去了债权,对方就必须偿还债务。

还不起债?

那更好,你们的技术和技术人员杜鲁门会以极低的价格全部接手,这可就赚大了。

小主,

本来投资就是要做好承受损失的准备。

哪有人会抱着一分钱都不损失的轻松心态去投资呢。

就好比能赚1000元,却因为舍不得投资的100元而畏缩不前,这是一样的道理。

就算全赔了,还有900元的潜在收益。

毕竟是为了彻底掌控基础基础设施而进行的投资。

“首先,我们美国认为俄罗斯的潜力很大。”

潜力确实巨大。

俄罗斯那时还未开采出天然气。

即便如此,俄罗斯依旧疯狂地涌出石油,各种天然资源也源源不断地涌现。

说实话,单从资源这一 “元工具” 层面来看,俄罗斯已然具备极高的投资价值,简直价值满满。

但这还不止。

“我对俄罗斯期望的有两点。”

杜鲁门伸出两根手指。

维特大臣缓缓挺直上身,将视线集中在杜鲁门身上。

“第一,希望俄罗斯借助这次的救助资金恢复国力,从而制衡德国。”

说实话,俄罗斯当下太过弱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被德国打得支离破碎,又因列宁的缘故陷入绝望,衰弱到了极点。

必须将其军事力量提升到能够制衡德国的程度。

当然军队将领们会保卫俄罗斯。

但没有武器的军队能有战斗力吗?打仗打的是钱。

所以,这就好比给国家买份 “保险”。

要在工业化的同时,借助美国资本提升军事力量。

“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提升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呢?常规方式恐怕很难做到吧。”

“我会调整救助金融法的具体细则。我已经和参议员们以及白宫方面打好招呼了。实际上,现在几乎没有能制衡我的势力。”

杜鲁门收起两根手指中的一根。

“我们会采用‘兰德斯利’模式(Landersley,一种援助模式 )。”

以救助金融与工业化为名义的“兰德斯利”。

大家都清楚,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业的工业设施只需稍加改造,就能像军工厂一样运作。

俄罗斯必须制衡德国。

“这代价会不会太大了?”

“当然,对于贷款,俄罗斯政府和皇室的担保是必不可少的。”

“这点不用担心。我已获得全权授权。”

“好的,不过考虑到最后这一点,俄罗斯也得承担相当大的负担。”

“说来听听。”

还剩一根手指。

维特大臣表情严肃地盯着杜鲁门的手指。

杜鲁门微微一笑。

“最后,我们要求根除布尔什维克。”

>>>

红色警报。

杜鲁门打算趁欧洲大陆因战争陷入混乱之际,提前将布尔什维克连根拔除。

毕竟,“血腥星期日”事件尚未发生。

“维特大臣,您得和内务部长和解。暗杀威胁持续下去,一切可就毁了。”

杜鲁门拿出几个小账户信息。

这些都是瑞士银行的匿名账户。

“收款账户会时常变动。您把这个当作礼物送给内务部长吧。目的是扩大内务部‘奥克瑞纳’的势力。”

杜鲁门表情冷酷地说道。

“布尔什维克相关人员,我们美国情报机构会尽可能排查出来,交给俄罗斯。希望您能将他们根除。”

“……你疯了。”

维特大臣瞬间咬紧牙关。

杜鲁门无意间暴露了内心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