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荷兰女王的觉醒与国家战略调整

跟南美洲那些国家一样。

德国没有完全禁止煤炭出口,而是“限制”出口,以此调节煤炭价格。

煤炭的主导权暂时落入德国手中。

他们用煤炭换取粮食。

罗伯特眯起眼睛。

德国的相对增长势头愈发迅猛。

在英国和法国陷入困境时,德国通过资源武器化取得了进展。

相对而言,德国领先了很多。

“必须加以制衡……”

财政大臣罗伯特还没想到德国会公然以财政手段将欧洲大陆拖入战火。

他只想到可能会发生几次类似布尔战争规模的冲突。

阵地战,拥有机关枪生产能力并武装本国军队的英国,仍处于线列步兵时代。

但如果像拿破仑时代那样,德国将整个欧洲拖入战火呢?

“不行,绝不能坐视不管。必须制衡德国。”

想必外交部和贝尔福首相也会设法制衡德国。

贝尔福思维相对灵活。

他是促成英‘倭’同盟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打破英国“光荣孤立”政策的人物之一。

为了英国,他会不择手段运用外交手段。

像他这样的人,不可能对德国坐视不理。

“大臣。”

副官走上前来。

财政大臣罗伯特转动椅子,抬头看着副官。

“什么事?”

“这次冲击可能对英国的金融体系造成致命打击,这是非常重大的事件。目前只是还没出现能撼动伦敦金融城的破产者而已。”

罗伯特脸色变得冷峻。

副官说得没错。

目前确实还没有出现能撼动伦敦金融城的破产者,而且伦敦金融城从俄罗斯搜刮来的资金还堆积在金库中。

目前看来,伦敦金融城一片繁荣。

但这只是假象。

任何在伦敦金融城工作过的人都明白这一点。

“债务担保证券(CDO)……”

要是没有澳大利亚会怎样?

仅仅封锁谷物就已经耗费大量资金,不过目前还能勉强支撑。

但要是连自然资源也短缺呢?要是无法承受的大企业债务爆发呢?

光是想象就令人头晕目眩。

更令人担忧的是,度过这次危机可能会成为贝尔福首相权力膨胀的基础。

这个定时炸弹不知何时才能拆除。

只要五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大规模游说,且信用评级模型不断恶化,牢牢掌控英国信用评级市场和英国议会,就不可能拆除。

这些侵蚀国家的害虫,可恶地越发壮大,它们庞大的身躯扭动着,在英国肆意破坏。

“不能一直带着这个不知何时会爆炸的炸弹。必须解除俄罗斯的禁运。”

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要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首先得让供应链恢复正常。

“必须召开财政部长会议。”

财政大臣罗伯特翻看着文件。

实际上,财政部长会议一直是各国通过外交部持续讨论的议题。旨在根据各国市场情况,通过财政部长之间的协调,使经济恢复正常。

如果是自由放任主义盛行的19世纪,这可能会很困难。

但杜鲁门,这个开启20世纪新局面的人,给自由放任主义敲响了丧钟。

从清国的例子中,他揭示了诸如等级博弈、囚徒困境等自由放任主义的弱点。

可以说,杜鲁门的范式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

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个时代掌控在杜鲁门手中。

问题是,真正深知这一点的人,恐怕还不到20个。

即便如此,财政大臣罗伯特肩负着优先考虑英国国家利益的责任。

“选哪里作为财政部长会议的举办地好呢?”

“中立国如何?”

“有道理。”

北欧……太远了。

虽然可以对美国施压,但过于明显,可能导致美国拒绝参加。

而且,德国的普鲁士警察曾在那里抓捕过人,距离太远,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也不合适。

要是财政部长不来,派副部长或助理部长来怎么办?

而欧洲大陆的帝国们却派出财政部长?

这将向全世界表明英国的国际地位低于美国,这是无法接受的情况。

“嗯……”

中立国中,能满足各种苛刻条件的国家只有一个。

财政大臣罗伯特目光炯炯地看着地图。

“荷兰。”

无论如何,必须选在欧洲。

俗话说,哪怕是条狗,在自己家里也能多占三分。

为了争取更有利的谈判,必须把美国谈判团队拉到欧洲来。

俄罗斯和法国想必也有同样的想法。

但杜鲁门太过重要,邀请条件苛刻。

即便杜鲁门愿意出席,白宫也可能否决。

从这个意义上说,荷兰是举办财政部长会议的最佳候选地。

“联系外交部,向威廉明娜女王提议,希望将荷兰选为财政部长会议举办地。当然,也要传达我们会优先考虑外交部的意见。”

想想英国一直以来为荷兰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