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澳大利亚,我们恐怕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英国,财政部大楼。
财政大臣罗伯特粗暴地解开领带,沿着走廊大步走去。
他的皮鞋声在走廊里回荡。
身后,副官们紧紧跟随,向他汇报财政部的情况。
“是的,多亏了澳大利亚煤矿大量产出煤炭。恐怕连当时的总督麦夸里都想不到,澳大利亚竟有如此丰富的煤炭资源,当初他还以为澳大利亚只是个淘金之地呢。”
“哈,确实如此。”
麦夸里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如今牢牢掌控着澳大利亚资本市场,里面融入了大量英格兰银行的股份。
它的名字源于澳大利亚的名人、曾任总督的麦夸里。
想必他也想不到,澳大利亚作为矿产资源地,价值竟如此之高。
“上天眷顾陛下啊。”
财政大臣罗伯特微微一笑。
但他心里却另有想法。
“也许是杜鲁门摩根在眷顾我们?”
自从标准石油公司抢占了宾夕法尼亚的煤矿区后,他曾断定不会再有如此大规模的煤矿。
然而,摩根旗下杜鲁门钢铁公司所掌控的煤矿,正疯狂地产出大量煤炭。
大量煤炭与铁矿石一同被运往钢铁厂,但约有一半被运往英国本土。
正是这些煤炭拯救了英国。
“英国国内煤炭价格降低,至少民众不用担心锅炉供暖和用电问题了,不是吗?”
“要是没有澳大利亚……恐怕我们会比法国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自然资源冲击,欧洲市场上的煤炭、石油、木材、谷物仿佛瞬间蒸发。
俄罗斯广袤森林产出的木材消失后,木材市场的原材料价格开始疯狂飙升。
不仅如此,煤炭、石油、谷物的供应量也一同锐减。
英国由于此前储备物资较多,市场并未受到太大冲击。
大部分矿产资源可由澳大利亚提供。
也就是说,英国唯一的问题就是谷物。
“从殖民地获取谷物需要时间。法国虽有法属北非殖民地,但大部分靠近撒哈拉沙漠,情况与我们差不多。唉,跟我们半斤八两。”
法国的谷物市场情况稍好。
只需从北非将谷物运往法国本土即可解决问题。
而英国因距离问题,从殖民地调集粮食可能需要一个月到几个月时间,法国却能迅速解决。
最坏的情况,即便本土民众挨饿,也可以从殖民地强行搜刮粮食来供应。
就算把法属殖民地的民众都饿死,也要减少法国本土的饿死人数。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
“现在法国的问题不是饿死人,而是谷物价格疯涨,导致家庭预算枯竭。”
钱没了。
也就是说,法国谷物问题的本质并非谷物本身,而是资金。
个人赚取的钱财在谷物价格通胀中化为乌有,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每个人都变得贫穷。
而那些可恶的粮食利润,正流向南美洲。
英国的情况更为严峻。
因为其殖民地距离本土比法国更远。
咯噔。
财政大臣罗伯特停下了脚步。
“从短期来看,我们的情况更严重。”
短期内,通过苏伊士运河或穿越大西洋的船只,需要一个月到几个月才能抵达英国。
储备的粮食能否支撑这段时间?
不,别说几个月,一周内谷物价格就可能疯狂暴涨。
而且,目前英国的谷物价格是法国的两倍。
不过,这只是短期的情况。
几个月后,殖民地将有大量粮食运来。
只要能撑到那时,英国本土的谷物价格就能稳定下来。
当然,殖民地的人可能会饿死。
“呼……还好。”
财政大臣罗伯特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他的办公室里各种文件堆积如山。
最近,这场冲击带来的工作如暴风骤雨般,让财政部变成了日夜忙碌的地方。
与法国不同,至少不用担心电力供应问题。
“回头得向杜鲁门表示感谢。”
发现矿脉的眼光,凭借这种神奇的才能,摩根发现了澳大利亚广袤的煤矿区,并成立了杜鲁门钢铁这样庞大的煤矿公司。否则……
英国可能还不知道澳大利亚的真正价值,就会面临比法国更严重的经济危机。
真是惊险。
财政大臣罗伯特抖了抖手臂上冒出的鸡皮疙瘩。
自然资源一旦耗尽就没了。
难道就没办法创造出原本没有的资源吗?
再富有,也不可能用金子变出谷物或煤炭。
欧洲列强在这次事件中,深刻体会到了资源武器化的强大威力。
“哈……真羡慕德国。”
财政大臣罗伯特皱起眉头。
德国那些家伙,本国煤炭大量产出,于是立刻封锁出口,美其名曰稳定国内煤炭市场。
澳大利亚距离太远,补充资源耗时太久。
但德国是本土产煤,优势明显得多。
“德国是最危险的。俄罗斯在大博弈中出局后,欧洲大陆上没有比德国更危险的国家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德国的意图太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