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克虏伯炼铁事业部的威廉·凯特尔。”
克虏伯炼铁事业部的出售协商现场。
克鲁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正常情况下,应该有容克贵族出身的高级官员在场,但此刻坐在对面的却是以克虏伯炼铁事业部部长身份出席的凯特尔。
这对我们来说倒是乐见其成,但显然情况有些异常。
克鲁格向财政部那边投去寻求解释的目光。
“您不必如此惊讶。”
马克斯财政部长耸了耸肩。
“在小毛奇参谋长被强制退休前不久,德国军方的凯特尔少校将自己的所属部门转到了炼铁事业部,所以现在是由凯特尔少校直接处理相关财务结算,替代了小毛奇,这样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但他不是德国军方的人吗?”
“他已经退役了。”
“啊?”
克鲁格瞪大了眼睛。
凯特尔原本是刚任职的少校,而且在容克贵族中口碑也不错,本以为他能在军队里顺风顺水。
没想到他会主动离开军队。
但杜鲁门对此的看法稍有不同。
“那么,这样一来,克虏伯炼铁事业部的收购就算达成了吧?”
对他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凯特尔确实是重要人才,但克虏伯的炼铁事业部才是重中之重。
马克斯财政部长点了点头。
“除了一些琐碎的手续,出售已经达成。您辛苦了。”
“这样一来,克虏伯就有了发展的弹药。克虏伯想要完全转型为技术企业的目标,希望能顺利推进。”
“您客气了。”
克虏伯炼铁事业部。
这意味着将横跨鲁尔工业区、莱茵兰北部工业区的克虏伯炼铁厂全部纳入囊中。
至此,克虏伯钢铁成为德国钢铁联盟旗下的一家钢铁公司。
“关于克虏伯的商标权,您打算怎么处理呢?我们改名也没关系,但还是希望能保留一些克虏伯的品牌价值。”
“哈哈!杜鲁门先生您随意处置就行。今后德国结算银行会大力支持,我们克虏伯也想从中受益。”
克虏伯的商标权。
实际上,克虏伯公司将炼铁业务分拆出去,德国结算银行作为掌控德国钢铁联盟的机构,收购了克虏伯炼铁的全部股份,这就导致“克虏伯”这个品牌名出现了重叠。
克虏伯和克虏伯炼铁是两个不同的法人实体。
但大众会如何看待呢?
这才是问题所在。
不过刚才的对话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克虏伯希望从我们新兴钢铁势力这里受益,而我们如果能利用克虏伯的品牌形象,在德国国内开展业务也会更加顺利。
这是非常诱人的提议。
“那么,杜鲁门先生,您打算如何经营我们克虏伯炼铁呢?”
一直默默坐着的凯特尔举起了手。
摘下军衔的凯特尔,现在实际上已经是平民,相反,“事业部长”这个职位显得更加耀眼。
“我计划将蒂森钢铁、克虏伯炼铁和德国钢铁联盟合并为一家公司。”
这是杜鲁门和蒂森董事长已经讨论过的事情。
德国钢铁联盟作为控股公司,位置有些尴尬,所以需要在上面叠加一个强大的控股公司来压制下面的公司。
随着克虏伯的屈服,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小型钢铁公司开始被德国钢铁联盟收购。
照这样下去,实际上会形成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所以,杜鲁门打算干脆利落地将它们合并,置于德国结算银行之下。
克虏伯、蒂森和德国钢铁联盟(VST)将融为一体。
蒂森董事长将担任合并企业的负责人,凯特尔和克鲁格将分别管理原蒂森煤矿和原克虏伯炼铁事业部。
实际上,德国的炼铁厂要么拥有煤矿,要么就是煤矿拥有炼铁厂。
煤矿和炼铁厂本就是一体的。
当然,在复杂的股权结构中,最大股东德国结算银行处于蒂森克虏伯最终决策人的位置。
杜鲁门终于如愿以偿拿下了德国钢铁产业。
“您已经确定好合并后的法人名称了吗?”
“蒂森克虏伯(Thyssen Krupp)。”
杜鲁门微笑着说。
“作为德国垄断性的钢铁公司,名字得响亮些。”
排名第一的克虏伯炼铁、第二的蒂森钢铁、第三的德国钢铁联盟合并。
一个垄断德国90%钢铁产量的巨无霸诞生了——蒂森克虏伯(Thyssen Krupp)。
>>>
“巴格达铁路段的业务随着克虏伯炼铁的合并,划归我们管辖了。”
德国财政部在移交克虏伯炼铁的同时,将巴格达铁路段的垄断经营权也移交给了我们。
杜鲁门被选为非正式临时全权大使,为了更顺利地进行协商,柏林宫廷把这个垄断权给了杜鲁门。
但这个战略本身作为德国的外交策略,还是挺有用的,也让杜鲁门颇为惊讶。
恢复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几乎是柏林宫廷的目前迫切想要的目的,但却把这个关键任务交给了杜鲁门这个外国人。
小主,
“实际上,目前柏林宫廷还是占主导地位,毕竟他们扣押着德国投资公司的投资事业权。”
“是的,柏林宫廷不敢轻易动我们。普鲁士那帮家伙,军国主义深入骨髓,要是谈不拢,他们就会动用军队。”
“一旦被普鲁士上议院盯上,立法和行政瞬间就能搞定,德国投资公司算什么,蒂森克虏伯都可能在空中解体。幸好目前他们对杜鲁门代表的强大实力和美国有所顾忌。”
美国国家基金进入德国的那一刻起,德国西部就拉上了资本的帷幕。
美国资本的介入,为作为德国西部经济联合体的德国结算银行提供了保护屏障,通过购买德国投资公司和德国结算银行的优先股,股息也被大量吸走。
西奥多·罗斯福高兴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财政部则发出舒爽的呻吟。
外资流入逐渐将美国从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
美国在开拓时代一直是背负欧洲债务的二流强国,但通过杜鲁门在德国铺设的资本大网,美国正迅速偿还债务。
美国的资本市场与纽约金融界紧密相连。
美国财政部几乎与纽约金融界融为一体,这种基调源远流长,一直延续到现代。
也就是说,美国的债务大多是由JP摩根银行直接或间接干预的,随着杜鲁门作为JP摩根银行体系的代言人,象征着美国晋升为欧洲的债权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蒂森克虏伯和德国结算银行对美国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掌控的欧洲资本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