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香港总督府

这是英国人在警告,他们随时都能占领我们的港口!”

英国舰队逼近海军基地附近鸣礼炮,这显然是挑衅行为。

但与愤怒的海军军官们不同,胶州湾的总督府却收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回复。

“本次礼炮是为庆祝根据德国皇室敕令成功占领胶州湾,特此鸣放。

——英国属地香港总督府”

小主,

香港总督府送来了这般无厘头的回应。

“英国海军部对德国海军对礼炮的过度反应表示遗憾。

希望德国海军考虑到,

尽管德国主力舰队对大英帝国所属商船进行了警告射击,

英国仍予以了宽容对待。

——英国海军部”

英国海军部则送来了德国人看不懂的信息。

英国商船? 总督府直觉这不是自己能处理的问题,

便将事件上报给了德国国内的海军部,

德国海军部迅速展开调查。

结果发现,美国亚洲舰队中的部分武装商船是英国法人所有。

意识到这是外交问题后,此事被转交给了外交部。

“美国舰队里的商船是英国国籍,就来插手,这是横暴!

在附近鸣放的礼炮不是警告射击,而是威胁射击!”

“难道没人明白这是大英帝国的警告吗?

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

我们得弄清楚他们为什么发出这样的警告!”

不过,德国外交部很快就猜到了他们发出警告的原因。

实际上,大英帝国对德意志帝国发难的事由并不多。

德国的3B政策,即连接柏林、拜占庭、巴格达的庞大殖民政策,

这与大英帝国的3C殖民政策正面冲突,

而且德国最近在德意志银行获得了铁路铺设权,正在铺设铁路。

德国外交部此前不知道对冲基金和大英帝国之间的摩洛哥交易,

便认定这是事件根源,并开始采取应对措施。

【德国海军部:胶州湾的礼炮显然是威胁射击,强烈谴责这种挑衅言论。】

【德国外交部相关人士:“认为这是殖民政策冲突引发的抗议。”】

【英国外交部:“胶州湾的礼炮只是单纯的庆祝,没有其他意思。”】

【英国海军部:“德国应该先解释在太平洋对英国商船的警告射击,而不是纠结礼炮问题。”发出警告。】

德意志帝国认为这是大英帝国对3B政策的抗议,展开外交谴责;

大英帝国坚称只是鸣礼炮,还反过来要求德国解释对英国商船的警告射击。

但和往常一样,表面上双方激烈交锋、互相指责,

背地里两国外交部却在悄悄寻找共识。

德国皇室急于保住刚获得的胶州湾租借地,

而英国海军部已经给了德意志帝国一击,也不再有过多执念。

很快双方达成协议,柏林和白金汉宫出面为这场争端画上句号。

【威廉二世:“对香港驻扎舰队在胶州湾的礼炮事件深表遗憾。”】

【维多利亚女王:“对小误会以及英国商船受到的警告射击表示遗憾。未来将与德意志帝国合作,妥善解决问题。”】

随着两国元首表达遗憾,德国公海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的对立暂时告一段落。

当然,是否真的结束,只有两国外交部知道其中的秘密。

呜——

在此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牵制德国公海舰队时,

美国海军亚洲舰队则彻底掌控了太平洋一带和菲律宾马尼拉湾,

成功构建起完整的海上封锁网。

凭借如此严密的海上封锁,

搭载美国陆军的运输船与USS查尔斯顿号一起,

陆续从美国本土抵达,开始在菲律宾海岸登陆。

【太平洋全面大捷,菲律宾海上封锁与密克罗尼西亚解放,“命运”正向美国微笑。】

【缴获11艘西班牙军舰,凭借压倒性优势赢得马尼拉海战胜利的荣耀海军。】

——《华尔街日报》

胜利的消息传回本土,引爆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华尔街。

>>> 纽约证券交易所

“好消息!好消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取得胜利了!”

“看这边!”

“涨了2美分!”

纽约证券交易所前,联邦大厅挤满了投资者,他们把《华尔街日报》夹在腋下四处奔走。

“美国海军成功封锁了菲律宾海域!要是USS查尔斯顿号和陆军运输船在菲律宾登陆,那基本就大局已定了!”

“菲律宾以前被弱小的西班牙统治,美国没理由拿不下!”

哗啦——翻开《华尔街日报》,全是胜利的报道。

新闻大肆宣扬海军的荣耀,华尔街的投资者们沉醉于即将到来的美国繁荣,兴奋不已。

菲律宾,在21世纪或许只是东南亚一个普通国家,但在19世纪却截然不同。

当时的菲律宾早已超越清朝,人均GDP紧追日本帝国,是亚洲第二富裕的群岛。

在西方列强工业化的推动下,菲律宾的原材料市场迅速壮大,

而且通过马六甲海峡,它还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贸易中心,即便它只是个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