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准备护犊子的长辈
换做旁人,或许还真会被淮安王李神通的王爷名号给吓到。
但李君羡作为首批投效李唐的降将,后又转到秦王府做事,随当时的李二陛下出生入死。
十几年来长伴君侧,他自然对其中门道再清楚不过。
李神通此人,就是最最典型的没啥本事,只是赢在投胎,起点就是旁人终点的例子。
早年的李神通,说的好听些叫轻慢而尚侠义,说的通俗些,就是个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
唯一能拿出来说道说道的,便是曾响应高祖李渊起义,但那也纯属是为了自保。
大业十三年李渊于太原起兵。
面对隋朝军队对陇西李氏子弟无休止的搜捕,李神通不得已献出逃亡前携带的万贯家财,投靠长安侠客史万宝,最后于鄠县山区南部成功起事。
在反隋大事上,或许是秦王府的能人悍将层出不穷。
自平阳昭公主招安以来,李神通就跟在李渊身边一路大胜,渡黄河,平长安,最后任陇西李氏宗正卿,掌宫中宿卫兵马。
但在大唐立国,李神通被委以重任,开始亲自带兵后,这人好大喜功,见小利而忘义的本性就开始暴露无遗。
武德二年,李神通率十倍兵力围攻宇文化及,却因贪功让对方收到粮草,成功起死回生,使得李唐在山东的大好形势转瞬变成逆风。
这也给将来窦建德侵吞山东,反攻大唐埋下伏笔。
同年八月,李神通临危受难,率军抵御窦建德的反攻,结果两军对峙之际,李神通却贪生怕死,带头当了逃兵。
群龙无首下,大唐数万将士全军覆没,导致李绩、魏征、高祖亲妹同安公主等人被窦建德俘虏。
也正是因为这段世仇,李斯文在得知李孝慈出身淮安王府后,才会不顾他皇室身份,宁愿挨罚也要下重手。
武德四年,从窦建德处被赎回的李神通,再次被委以重任。
但在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尝试反击时,见唐军陷入疲态,李神通又第一时间丢兵弃甲、望风而逃,使得唐军再次大败。
玄武门事变前夜,李神通秘密与几方会面,分批下注,却幸运的在事后受到李二陛下优待。
结果,在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李神通排挤武将,贬低文臣,试图拿下头功,得罪了大批秦王府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