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为大汉尽忠而死,我等深感悲痛。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们不能沉溺于悲痛之中,应该振作起来,为荀家的未来谋划!

大汉陛下的天兵如今已至豫州,我等何去何从,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荀衍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阵阵涟漪。荀氏族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休若兄……”

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此人乃是荀爽幼子,荀棐,字幼昌,与荀衍、荀彧份属同辈。

“不知长倩对此事是何看法?”

长倩,即荀彧的长子,荀恽,他亲自举报了荀彧与荀攸相通的消息,但荀家人早已知晓其中的内幕,自然不会怪罪荀恽,而荀恽此刻还在邺城,他的意见自然尤为重要……

“幼昌,先说说你的想法!”

荀棐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如今我荀氏在魏国已然不再被宠幸,相反,公达在长安却被封为门下侍中,俨然已经官居一品,位列丞相之位!既然如此,我建议荀家趁此机会向汉国投效!”

荀棐的话,说出了在场许多人的心声。

荀彧之死,让荀家在魏国的地位一落千丈。曹丕对荀家的猜忌和打压,更是让荀氏族人感到心寒。而荀攸在汉国的崛起,则让荀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然而,荀棐的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甘和无奈。

对于现在的荀家来说,汉国确实才是最合适的去处,但基于世家趋利避害的根本,他们又不想将自己的性命全部交给刘瑁,因此荀棐才皱着眉头,不甘不愿的说出了这番话。

“阿绍,你的意见?”

荀衍又看向了自己的儿子,荀绍。

荀绍起身,向荀衍躬身行礼,然后缓缓说道:“爹,如今之魏国虽冷遇我们,但儿子认为也不能彻底不留后手。我们不如演一出戏,一出分家的戏……”

荀绍的话,让在场众人眼前一亮。分家,这是世家大族常用的手段。将家族的资源和人才分散开来,分别投靠不同的势力,无论哪一方获胜,家族都能得以延续。

小主,

荀衍微微眯起了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良久,他缓缓点头,道:“好!就依你!”

荀衍的决定,为荀家的未来定下了基调。一场精心策划的“分家”大戏,即将上演。

数日后,颍阴城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了整个颍川郡。

“荀棐!你这个逆子!竟敢绑架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