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四年,七月,颍川郡,颍阴县。
自帝尧时期,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许”。
此后,颍阴一带作为王都京畿的存在一直颇受重视,西周时期,这里就曾有历、康,许、鄢等古国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颍阴附近先后为郑、楚、韩、魏所据。
秦王政十七年,置颍川郡,治阳翟。汉高祖六年,析许县,置颍阴县。
汉国名将灌婴就曾被封为颍阴侯,这里同时也是荀家的祖地,当初荀家因为宣帝名恂,因此改姓为孙,直到荀子后人荀遂时才改回荀姓,并迁居颍阴。
荀家自荀遂儿子荀淑时开始发迹,荀氏八龙,名声在外,荀家也就此彻底成为了颍川名族。
而在荀彧选择曹操、荀谌选择袁绍、荀攸则选择了刘瑁后,荀家初时依旧居于颍川。
但是在荀彧助曹操击败袁绍后,荀家一跃成为豫州第一世家,荀家许多家族成员纷纷应诏前往邺城。
不过好景不长,在曹操被刘瑁于荆州击溃后,荀攸的声名就盖过了荀彧,再加上荀彧始终抱着汉室不愿放手,以至于被曹操厌弃,而后荀彧自然就开始安排荀家的退路。
他将居住在颍阴故居的大多数荀家族人先迁至南阳,而后便顺理成章的转移到了刘瑁治下。
但由于曹操和曹丕的存在,荀彧尽量保证了荀家还有一半以上的人留在了颍阴,同时自己所在的这一脉更是一直都留在了邺城,以此来降低曹操与曹丕的戒心。
此时居于颍阴的荀家家主,不是别人,正是荀家荀彧的三兄,荀衍,而在荀府之中,已经获知魏延即将到来的荀衍,正在召集荀氏众人开会议事。
在两年前,八叔荀旉过世之后,除去已经搬迁至长安的荀攸一脉外,留在颍川的主宗便将荀彧的三兄荀衍尊为家主。
说起荀衍,作为荀彧的三哥,他也不简单,他曾经担任监军校尉,守邺城,督河北事。
但后来随着荀攸在刘瑁那里越发得宠,再加上荀彧已经安排三兄荀谌投靠了刘瑁,因此荀衍为了避嫌,便辞官归家,隐居于颍阴。
而此时此刻,荀家生死存亡的时候已经来了,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颍阴城外,小雨依旧在不停的下着。然而,与这糟糕的天气相比,颍阴城内的气氛却显得格外压抑和紧张。
荀府,这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府邸,如今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正厅之内,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荀氏族人分坐两侧,一个个面色沉重,眉头紧锁。
主位之上,荀衍端坐其中,他身着一袭青色长袍,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虽已年近六旬,却依旧精神矍铄,气度不凡。
“诸位。”
荀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打破了厅内的沉寂,“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所为何事,想必各位心中都已清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继续说道:“四弟荀彧在邺城自尽的消息,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