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快步走向那棵老桑树,眼中满是激动与欣喜。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树干,粗糙的树皮触感让他的心瞬间平静下来。
“陛下,此乃臣家的老桑树。多年过去,它依然还在。”刘备感慨地说道。
微风拂过,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刘备闭上眼睛,思绪仿佛回到了童年。
那时的涿郡,人们生活简单而快乐。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奔跑嬉戏。每到夏日,大家都会聚在桑树下乘凉,谈论着家长里短,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刘协走到桑树前,仰头望去,树冠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遮蔽着一方天地。
“想不到此树如此茁壮!”
刘备点了点头:“是啊,陛下。臣记得幼时,常在这桑树下玩耍,臣当年还在树下对着玩伴曾说过……。”
刘备触景生情,话才说了一半,他猛然一惊,急忙把话停住了。
不敢再往下说了。
“玄德,怎么了?”
刘备连忙摇头,“没什么,不过是臣想到了幼时的戏言罢了。”
刘备不敢再往下说了,但他不说,不代表刘协就不知道。
刘备年少时,曾在这棵大桑树下面,发出豪言壮语,“我长大了,一定要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
羽葆盖车,普通人可没有资格乘坐,在很小的时候,刘备就有称王称雄的志向。
有大志,这很正常,要不然,他就不是刘备了。
只不过,此时刘协就在他身边,借给刘备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说啊。
他不说,刘协也没多问,当天夜里,众人就在涿郡的县府住下了。
第二天出发的时候,法正却来告诉刘协,“陛下,昨日夜间刘皇叔带着本地的县令,把那棵大桑树给砍倒了!”
刘协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法正却有些诧异,他不知道,究竟刘备在害怕什么。
竟然能让他吓的连夜就把那棵大桑树给砍了。
刘协觉得好笑,心说:放到后世,那棵大桑树可是无价之宝的文物啊。
不过这也难怪,刘备是在向自己表明心迹。
这件事刘协就当成一件小小的插曲,他也没有再追究。
同年六月份,刘协顺利回到了洛阳。
回来见过百官后,刘协没有见到曹操,荀彧就告诉他,“陛下,丞相最近几个月,一直留在兖州,他正在整顿那边的官吏。”
荀彧的脸色不太好,不少官员也都面色严肃,刘协只是点了点头。
进城后,见过家人和孩子,陪他们聊了一会,贾诩就来了。
伏皇后识趣的带着其他人离开了,刘协也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下了赵云和典满站在旁边。
“文和,怎么了?”
贾诩叹了口气,“丞相正在兖州,大力整顿,光是违反乱纪的官吏,就已经株连了上百人,许多人的财产都被充了公,贬职的也有不少人,虽说现在只是在兖州整顿,可是很多人都已是人心惶惶,生怕被殃及道。”
刘协点了点头,“看来曹操还是很有魄力的,刚一开始,他就先在自己的家乡开刀,朕果然没有看错他,怎么?有人方站出来反对吗?”
贾诩摇了摇头,“目前倒还没有,但是私底下非议的却不少,很多人都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有人说曹操是在卸磨杀驴,以此向陛下表忠心。”
刘协发出一声冷笑,“文和,看到了吗?曹操以身作则,先在自己的家乡整治,就有人敢非议,可想而知,今后一旦在别的州郡整顿,阻力必然会非常大。”
“什么叫卸磨杀驴?无非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说白了,就两个字,人性!”
兖州是曹操的大本营,很多人之所以发迹,沾的都是曹操的光,现在,他们认为曹操是在卸磨杀驴,真是可笑。
贾诩道:“这才仅仅才开始,而且,曹操确实是在整治不法,以此来整顿世家,这就遇到了阻力,可想而知,如果直接对世家动手,必然会引起公然的对抗。”(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