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刘备砍倒了老家的大桑树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大家都静静的听着,沉静在其中,法正和司马懿也都满脸的佩服。

世人都知道曹操才华横溢,颇有诗词天赋,没想到,皇帝也能有这样惊人的大作。

“将士们投军,本就不容易,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样的悲剧,朕不希望继续发生,五年,你们都给朕记住,只要时间一到,必须让士卒返回中原,年纪大的,负了伤的,可以提前允许他们回乡和亲人团聚。”

古代驻守边关的将士,有的一呆就是几十年,刘协觉得,这点太没有人性了。

他们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他们都有妻儿家小,而且人呆的久了,积极性也就差了,大家是来守关的,不是被流放边关受罪的。

安顿完一切,刘协又回到了雁门关,这边的修缮工作,在庞统的指挥下,也进入了尾声。

崭新的城墙高耸入云,坚固无比,城门厚重坚实,散发着威严的气息。

瞭望塔上,士兵们警惕地注视着远方。关隘内,粮草充足,兵器精良。

刘协登上城楼,俯瞰着这片土地。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雁门关将再次成为大汉抵御外族入侵的坚强堡垒,守护着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幸福。

征讨鲜卑的任务已经结束了,回去的路上,刘协心情大好,路过涿郡,他让队伍原地停下。

看向一旁的刘备,刘协笑道:“玄德,朕想去你的家乡看一看,怎么样,欢迎吗?”

刘备愣了一下,在外飘泊了这么多年,被刘协这么一提醒,也让他受到了触动。

“陛下,只怕臣的故乡简陋不堪,坏了陛下的兴致。”

刘协笑着摆了摆手,“玄德此言差矣,你是大汉的皇叔,难得路过你的故乡,朕自然要去看一看,就算再简陋,又能如何?大汉的高祖皇帝,没当皇帝之前,不也是一介平民吗?”

刘备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由臣来带路吧。”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家乡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刘备也不太清楚。

微风轻拂,吹过涿郡的大街小巷,扬起细微的尘土。刘备陪着刘协回到故乡,踏入了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岁月的流转,仿佛在这座小城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

昔日的玩伴已不知去向,曾经热闹的集市也换了模样。街边的店铺改头换面,新的招牌在阳光下闪耀,却再也寻不回儿时熟悉的吆喝声。

刘备缓缓地走着,目光扫过每一处角落,心中满是感慨。

在一个拐角处,刘备停了很久,他的耳边仿佛听到了叫卖声,“草鞋,冬暖夏凉的草鞋,又结实,又便宜!”

当年刘备在涿郡街头,光是卖草鞋就卖了好多年,恐怕涿郡很多人都穿过他编的草鞋。

想到这,刘备的视线不由得看向那些行路人的脚上。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有没有人还穿着他编的草鞋?

“陛下,前面就到臣的家了。”刘备对着身旁的皇帝微微躬身说道。

刘协望着眼前的景象,轻轻点了点头:“朕观此地,虽历经变迁,却仍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韵味。”

放在后世,单单刘备故居,就能引来一大波人前来观光。

刘备领着皇帝继续前行,不知不觉来到了曾经居住的那条小巷。巷子狭窄而幽静,石板路在岁月的侵蚀下略显斑驳。

“陛下,前面就到了。”刘备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刘协抬眼望去,只见巷子里的房屋错落有致,有的门扉紧闭,有的窗户半掩。墙壁上爬满了青苔,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刘备走到一扇破旧的门前,忽然停下了脚步,他的家到了!

他缓缓抬起手,轻轻推开门,门轴发出“吱呀”的声响,仿佛是岁月的叹息。院子里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曾经和兄弟们嬉戏玩耍的场景浮现在眼前,如今却只剩下这空荡荡的院落。

刘备转过身,对刘协说道:“陛下,臣年少时,常与伙伴在此打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刘协称赞道:“爱卿之志,令人钦佩。”

两人走出院子,继续在城中漫步。忽然,刘备的目光被远处的一棵老桑树吸引。那棵桑树依旧屹立在那里,粗壮的树干,繁茂的枝叶,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