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迷失道路的可怕

“启禀丞相,探马来报,踏顿已撤离犷平,引兵北还,似乎打算返回白狼山!”

曹操浑身一震,深邃地在楚云身上看了一眼后,黯然长叹,摆手冲那传令兵颓然道:“知道了,下去吧……”

眼看着传令兵离去,始终不曾插言的曹昂苦笑道:“师弟当很是算无遗策,此次又被你说中了。”

楚云也只能苦笑回应道:“师兄谬赞了,这次,我反倒是希望自己说错了。”

“罢了,木已成舟,看来远征三郡乌桓一事,已是避无可避,云儿,可有良策?”

折腾了半天,最后还是不得不走到这一步,曹操的心情难免有些低落,可一想到自己还有楚云可以依仗,这种灰暗的心情霎时又振作了不少。

幸好,楚云先前在制定埋伏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二手准备,以免踏顿一旦逃出生天,曹军便处于无计可施的尴尬境地。

“叔父,乌桓根基在柳城,于犷平可谓山高路远,军中恐怕并无识路之人能为我们做向导,若是在途中迷路,后果不堪设想!”

楚云的话,想一根根细针刺在曹操心口的痛处。

要知道这个时代,行军打仗,“迷失道路”是相当可怕的事。

数百年前,西汉那位有“飞将军”之称的名将李广,不就是因参与漠北之战时,因中途迷路,未能及时配合大将军卫青作战,致使汉军错失良机,未能一举重创匈奴。

最后,李广也为此羞愧自尽。

连李广这样的名将,都免不了被这难题所难倒,而如今曹操要率军远征乌桓,岂不与当初李广征讨匈奴的情形,有几分相似之处?

“云儿说得极是啊!可我们又能去哪儿找到能替我军指明道路之人呢?”

曹操心急如焚地追问道。

“叔父,不知您可曾听过田畴此人?”

楚云将在心中早就备好的答案道出口来。

“田畴……?莫不是昔日幽州牧刘虞的下属?”

这田畴并不是多出名的人物,若不是曹操记忆力不凡,还当真记不清此人是谁。

“叔父说得不错,正是此人。”

“你该不会是说,这田畴能胜任此职吧?可据我所知,他已销声匿迹多年,连是否尚在人间,都难以确定啊!”

“叔父此言差矣,您常年身居中原,有所不知。

侄儿前几日就派人前往东北打探,已确定这田畴非但尚在人间,而且聚拢数千之众,在徐无山附近盘踞生活,就连附近的异族,大多都不敢打他们的主意,还要向他们赠送物资,以礼相待之!”

曹操闻言大喜过望,惊呼道:“竟有此事?!”

“叔父,不止如此,侄儿还打听到,乌桓近年来屡屡残害当地士大夫,这让一向尊重礼法的田畴大为不满。

若不是他势单力孤,手无重兵,恐怕早就跟乌桓争斗起来了!

此人忠于旧主刘虞,而您与刘虞有同朝为官之谊,其昔日旧属如鲜于辅、阎柔等人,都已归附您的麾下效命。

我们可派遣一位使者前去徐无山进行拜访,以诚意将这些事告知田畴,相信我们若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田畴此人深明大义的性子,定能为我军所用,成为我军远征三郡的一大助力!”

“好!”

楚云一说完,曹操就等不及一拍帅案,激动地站起身来。

他是越看楚云越欢喜,心想这侄儿每次都未雨绸缪,替自己把后面的路铺成一条条阳关大道。

这原本如同被迷雾笼罩的心,也瞬间拨云见日般敞亮起来。

“云儿你心中定有合适的人选,不妨就说说,谁人适合作为使者,前去劝说田畴?!”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