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笨的丫头,只端这么点,能没过脚面么?”大丫头兰芝一声断喝。

晴雯有些慌乱的愣在那里,不知该放下还是该端出去。

大丫头金菊道:“连这等活计都不会,府里养着你们做什么?把盆放下,去提一壶热水来,不然水凉了怎么添水。”

“哦!”晴雯出去提了大铜壶进来,便垂首侍立,等着洗完了自己把东西拿走。

接下来便是好一顿难听的骂,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要给世子妃脱鞋洗脚的,然后便是嫌水凉了,水热了……

耳边的奚落谩骂她已经听不清是什么词语了,其实骂什么也不重要,只不过是人家要出气罢了。

世子妃脚一动,溅起的水都落到晴雯脸上,水珠沿着眉毛、眼睛、唇角往下淌……

作者有话要说:

☆、留得青山寻觅机遇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两个关于自尊的故事:嗟来之食和胯、下之辱。嗟来之食的主人公在快要饿死时遇到了有人施舍,被人吆喝“喂,来吃”,他不肯吃这样丧失尊严的食物,最终饿死了,成了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代表。这个故事被吴晗作为论据写入了《谈骨气》,作为榜样编入教科书。

韩信受辱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他受到无赖的羞辱,本可以拔剑杀人,但是那样是自毁前途,他要了别人的命,出了一口恶气,却也会赔上自己的性命或人生自由。于是他选择了从无赖的裤裆下面钻过去,虽受尽屈辱,却换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据说韩信封王之后回到故乡,除了感谢当年赠饭的老婆婆,还感谢了那个无赖,而不是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弄死他。因为韩信觉得那件事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晴雯一直觉得这两个故事是矛盾的,而现在她也正处在矛盾之中,悲愤地觉得士可杀不可辱,老娘跟你拼了。不行,那不就是再死一次么?

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来不可能受一辈子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