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僧,渡不了你。”
“渡不了我,那便不渡吧,若是渡化不得,却将我留在苦海之中,受五浊之苦,沉沦于爱欲恨,贪嗔痴,那样还不如不渡。”
一夜过去,行脚僧与马郎妇一前一后从房中离开,无人知晓他们到底是谈论佛理文学还是做了其他什么事。
只是女尼送别行脚僧时,却遇到了一只鬼,鬼说想吃僧肉,行脚僧为了救那女尼一命,甘愿献身。
只是那只鬼却又在说完后调笑了起来,说只要在它面前上演一出破戒好戏,那它便会离开。
……事后,鬼离开了,留下了被开膛剖腹的行脚僧,也留下了完好无损的女尼。
只是被开膛剖腹的行脚僧却也未死,只是将皮肉与衣衫合拢,大笑自己悟到了,继而扬长而去。
回到庵中的马郎妇好似变了个人一般,潜心研究起了佛经,老尼还道转性,只是没多久,马郎妇便说自己悟了,而后,重操旧业。
只是那时的马郎妇已然并不满足于和这些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等,她还会跑去乞丐窝,贫民窟,至于做什么事情,那便也不言而喻了。
只是之后,有乞丐因为怨恼马郎妇传给了他脏病,便潜入庵中,将女尼杀死。
曾经与她欢好过的人都伤心欲绝,于是就凑钱为她打棺材做纸扎,那些达官显贵与文人雅士来的却很少,众人打算合力将她埋葬,不过这个女子没有家,因为已经断绝关系,无法入族谱,更无法入宗祠,于是一行人就准备在山中随便找一块地把她埋了。
彼时的千佛寺还未兴建,但是有老和尚带着小和尚途径于此,看见棺材时便虔诚叩拜。
众人不解老和尚为何如此行礼,便问了起来。
小和尚却答:“非檀越所知,斯乃大圣,慈悲喜舍,世俗之欲,无不徇焉。此即锁骨菩萨,顺缘已尽,圣者云耳。不信即启以验之。”
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
锁骨菩萨,肉身布施,以色止色,以欲止欲,无论达官显贵文人雅士还是百姓乞丐贫民皆一视同仁,非是欲求,而是大慈悲之心。
其实,佛家理念之中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概念,提炼总结便是区区皮囊一副,视若敝履,只要本真还在,皮囊污了又有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