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赵戎和林文若看着台上被陈牧之辩得张口结舌,哑然无语的清净子,相视而笑。

陈牧之采用了儒辩的辩风,抓住了清净子论点中的一个漏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不是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吗?也就是说,水其实只有一个品质,那就是“利”,利于万物。

因此,陈牧之为对方观点总结出了“上善若水,唯利是图”的简述。

然而,水并不是故意“利万物”的,它只是遵循自身的规律而流动,结果一不小心就“利万物”了。正是因为这个一不小心,才成了你口中的上善。

因此水是顺其自然。

于是矛盾也就来了。

人如果想做到上善若水,首先就要做到唯利是图;然后是“不争”;接着是“处众人之所恶”;但是这些都是为了名誉而自损利益,为了讨好众人而牺牲自己,这些都不是顺其自然,而是违背自然。

如果水称为“上善”,那么这些人就可以称为“上恶”。

陈牧之抓住了对方的一个小漏洞,将其不断地扩大,猛追不舍,咄咄逼人。

其实在赵戎以往辩论经验与旁观者的角度看来,陈牧之这番逻辑推论是有薄弱之处的,经不起过多的推敲,但清净子在台上哪里反应的过来这些,只能被动应招,气势上就输了一半,不到半刻钟,便丢盔卸甲。

第一场清谈轻而易举就取得了胜利。

六一居士宣布胜负后,陈牧之迎着全场的掌声,红光满面的下了高台。

赵戎和林文若对视一眼,笑着上前迎接。

陈牧之深呼吸了几口,尽量语气平淡道:“愚,幸不辱使命。”

赵戎不由松了口气,第一场其实是他最担心的环节,担心陈牧之骄傲轻敌,如今看来,此事并没有发生,一切都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而第二场按计划是老谋深算的林文若上台,这个他却没有多少担忧,唯独只怕第二场对面直接选他这个“上等马”,那就打乱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