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如今的大内总管孔令旗,对当前这位康德皇帝完颜德昭的真实评价。
事实上,以当初的内务府之权势熏天,一位刚刚称帝不久、背景单薄、根基全无的天子,纵然占着大义名分上的绝对优势,也是很难随便撼动的,甚至还有被倒过来废黜退位的危险。
问题是,那时候在雅易安雅公公领导之下,内务府实在是太贪婪、太疯狂了,从来都不知半分收敛,只是不顾三七二十一地拼命敛财,凡是能看到的好处,就连一丝一毫都不肯落下:一面要侵吞皇上的私房钱和各种珍贵藏宝,一面要克扣宗室后妃的体己银子,一面要敲诈勒索文武百官,还指使底下人整天在京城市面上随便抢东西,从来不付一文钱……最后甚至连桀骜的诸侯藩镇,内务府都敢派人上门去索要好处。
更疯狂的是,内务府的这些搜刮手段,居然还全都是明着来的,甚至敢公然恐吓皇上,叫他不要多管闲事,否则就要把皇帝变成宫中的囚徒……真是完全忘了到底谁是主子,谁才是奴才?!
——身为寄生于皇权之上的奴才,却同时把皇帝、宗室、朝廷、藩镇和百姓都往死里头得罪,偏偏既没有架空朝廷百官,又没有勾结藩镇外援,更没有控制住皇帝和后妃,甚至连掌握的兵权都很有限……雅公公这种怨满天下的荒唐搞法,除了自寻死路之外,就真是没啥好说的了。
所以,当康德皇帝宣布要查抄内务府的时候,早已怨声载道的满朝文武,才会一呼百应,奋勇当先。
但这并不意味着康德皇帝就取得了多么伟大的胜利——尽管内务府的奴才们,确实是桀骜不驯、无法无天,可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动乱末世,毕竟也是皇权的一项重要支撑。皇上没耐心跟诸位总管和大太监们见招拆招,将这股力量收归己用,而是他们统统宰光,痛快固然是痛快了,却也让皇家的权威更加虚弱。
而且,由于并非作为太子培养,知识水平欠缺,称帝之后也没有真正得力的辅政能臣,康德皇帝的执政水平其实相当糟糕,偏偏接下的又是这么个四面漏风的烂摊子,也实在是太难为这个年轻人了。
——就大内总管孔令旗亲眼看到的情况,康德皇帝自从登基以来,每天都是很早就来到乾清宫,亲自批阅来自全国各地和中央各部门的奏章,还要接见最少十几拨、最多五六十拨的各地官吏,一直忙到深更半夜才能就寝,全年到头也难得有一天休息,可谓是宵衣旰食,殚精竭虑。
然而限于经验和阅历,他阅读奏折的时候总是不得要领,更看不出其中潜藏的明枪暗箭;下批示的时候也往往辞不达意,让下面的人茫然不知所措;遇到有人来觐见,皇帝时常是对坐无言,只能问候一下对方的身体;收到言官进谏,则经常懵懵懂懂难辨是非曲直,最后只得搁置不理。
所以,康德皇帝在登基之初,对内务府悍然发动的那一场血腥清洗,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并且暂时把里里外外的野心家们都给吓住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英武果决之君”的各种拙劣表现,通过各种途径被先后透露出来,又让人渐渐有了黔驴技穷的感觉,重新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由此可以推测得出,这个王朝在日后的麻烦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有什么长治久安的好前景。
孔令旗总管虽然是皇帝陛下最贴心的内侍,但同样也对这位皇帝的性格脾气看得最透,因此差不多是对当今这位康德皇帝复兴国势最不报希望的一个人。
因此,当他荣升大内总管之后不久,就先后在岭南等地悄悄购置了不少庄园,安排各房亲戚迁移入住,以此为狡兔三窟、开枝散叶之策,只求延续家族血脉,躲避日后很可能会发生的灾难……
而就在这京城之中,与孔令旗总管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另外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