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尽管如此,冈崎城还是在这种狂风暴雨般的猛攻之下,经受了极为严酷的考验。从城墙、壕沟到炮台,都仿佛垂死老头的豁嘴一般,被折腾得颓败破损不堪,连天守阁都在混乱中被烧掉了。
幸好,冈崎城四周险要复杂的地形,非常有效地削弱了对手的兵力优势,而不管再怎么悍不畏死的肉弹,毕竟是拼不过炮弹,乌合之众也毕竟是乌合之众——当这些“官军”在冈崎城下前后躺倒了三千多具死尸,却始终没有任何进展之后,士气开始变得一次比一次低落。起初垂涎于传说中冈崎城德川家宝藏的那股子虚火,也就渐渐消退下来,让他们基本恢复了骨子里那种欺软怕硬的滑头本性。
——绝大多数的山贼土匪,都是为发财谋生而入行,没有军事素养,更没有太高的士气和韧性,捏软柿子打顺风仗通常还行,但却很难熬过残酷的消耗战,往往稍受挫折就会瞬间崩溃,基本不用指望他们会不惜性命地出死力打仗。
所以,眼看着迅速攻取冈崎城已经无望,很多人不愿意继续在城下蹉跎时日,索性就此拆伙离散,各自上路寻找有油水的软柿子去也。
至于剩下的人,也都基本秉持着打酱油的态度——首领们各自占据了冈崎城下町里残存的几幢完好木板屋,成天喝酒搂女人取乐,偶尔也抓小男孩搞搞基调节一下兴趣;下边的士卒则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外出四处打草谷上,可惜这地方乃是赤报组与旧幕府军打过拉锯战的,接着幕府军又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讧,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就算再怎么掘地三尺,也搜刮不出多少东西。
所以,他们就显得更加意兴阑珊,似乎已经打定主意要在这里猫冬了。而这其实也很符合城池攻防战的一般常识——不要说一个冬天,就是围城一年甚至三年不下的战例,在历史上也比比皆是。
古典时代的城市攻防,往往就是这样一种意志之间的漫长较量,谁的物资储备更加充足,谁的警惕心能保持得更加长久,谁能熬到最后,谁就能赢得胜利。
然而,尽管实际的攻势已经不再积极,但围城最忌闷围的常识,还是有不少人懂得的。因此,哪怕明知道是装模作样,每天还是会从营地里驱赶出一些人,大张旗鼓地摆开架势,咋咋呼呼地朝冈崎城冲击上几回。只是众人也都学精了,这明面上的攻城声势虽大,却是从不肯踏入城头炮火的打击范围,而且往往一听见城头炮响,就立即齐刷刷地回身转进,决不多停留半刻——如此这般反复折腾了七八天,城外那些官军的“实战表演”是越来越熟练,而每一次“不慎误伤”的“龙套”也是越来越少了……
可尽管战争已经变成了演戏,相乐忠八的心情还是一点都轻松不起来。
城外面固然是在装装样子,城里面又何尝不是在唱空城计?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冈崎城内就爆发了瘟疫!
※※※
战争是一种必然导致大量死人的事情,而大量的死人堆在露天任其腐烂,十有八九就会导致瘟疫肆虐。而在此刻的冈崎城外,就七零八落地堆着无数攻城者的尸体。
——若是纪律严明、经验丰富的正规军,通常都会主动收拾安葬战友的遗骸,这既是维持军心士气的需要,也有利于卫生和防疫。但在换成这帮没心没肺的山贼土匪大联合之后……嗯,他们似乎只会抢着把死人身上的值钱玩意儿统统剥光,然后把变成光猪的尸体原地丢下!
而赤报组这边,本来就人手极度紧缺,士卒连续多日睡不上一个囫囵觉,体力严重透支,自然也没这份力气和精神,冒险出城去替敌人收尸,只能任凭这些血肉模糊的尸骸被野狗撕咬、乌鸦啄食,最后爬满白花花的蛆虫,向四周散发出刺鼻的腐臭味儿。
城外的环境如此恶心,城里也好不了多少,既没有办法排放污水和粪便,也缺乏充足干净的饮水——由于赤报组之前派遣个子最小的相乐左之助,从下水道钻出去求援的痕迹被发现,冈崎城的下水道出口很快便被敌军堵塞,无数腐烂的垃圾和排泄物随即倒灌回了城里,简直是臭不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