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等曹军爬到高位后,在北伐之中能独领一军,这样才能最保险的完成马超的复仇。

目前看来,历史的发展方向正如自己之前计划的那样。

曹军的私心,导致了他此时对马谡恨不起来。

此番正在纠结中。

马谡与诸葛亮一番对质后,将所有过错揽在自己身上,眼看就要被诸葛亮亲兵推到外面斩首。

帐中的一干大将纷纷站不住了,开始为马谡求情。

“丞相,如今我北伐事业刚刚起步,还远未成功,就自斩一条臂膀,实乃不妥,我观这马谡也有些才能,只是用错了地方,不若让他戴罪立功。”

最先为马谡求情的依然是赵子龙老将军。

诸葛亮心中也十分矛盾。

他也不忍心斩了马谡,但又要对军中的其他将领有一个交代。

此子立了军令状,若不依军法处置,以后军中将领谁还将规矩当一回事?

等其他将领陆续求完情后,诸葛亮的视线又落在曹军身上。

“文武啊,马谡不听你劝阻,险些害得你和那5000军士全军覆没,你且说说,这马谡该不该杀?”

顿时,大厅中的所有目光皆投到曹军身上。

曹军心中也矛盾得很。

若为了自己泄愤,为那死去的蜀军将士报仇,这马谡着实该杀。

但若想更好的完成马超的复仇,留下他一条命,却有利于曹军今后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