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也问道:“文长何意?”

魏延用手指,在地图上长长的画了一条线,建言道:“丞相,你若给我五千精兵,让我率军穿越秦岭,经子午谷直逼长安,十日之内我便可建功。”

诸葛亮听后却连连摇头,“秦岭崎岖难行,一旦被敌军发现,便陷入重围,全军暴尸山谷。”

魏延仍觉得自己的计策可行,反驳道:“不,曹睿万万想不到,我军会穿越秦岭,越是危险之处,越是无防备。”

“我只需精兵五千,便可出其不意,直捣长安城下,奇兵之功,倍胜于众力。”

“若按丞相所说,出岐山,直逼长安,非数月不可到达,而且沿途有敌兵布防,需一城一寨的攻打,旷日持久,何时可得中原啊!”

诸葛亮一生,从不行险,魏延这种‘搏一搏,单身变摩托’的建议太过凶险,肯定不会被他接受。

“北伐乃兴亡大业,万万不可行险。我大军当行陇右平坦大道,依法进军,步步为营,如此进军,纵不能速胜,也万万不会失败,就这么定了,走大道吧。”

诸葛亮说完,也不给魏延在次争辩的机会,直接让人传令进军。

众人虽觉魏延的行险之策有一定几率成功,但丞相的话似乎更有道理,是故也无一人帮魏延说话。

独留魏延一人在原地念念不岔。

“想不到丞相竟是这般谨慎,平白错失了大好良机。”

前军仍在行军时,后方的粮草调动也紧跟着开始了。

蜀军北伐时,粮草皆屯于汉中。

所谓的运粮,则是将汉中的粮草,运送到斜谷和岐山的前军大本营中。

运粮的劳力皆由尚书李严负责。

因担心魏军半途截粮,蜀军也安排了随军士兵沿途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