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去军中领了伍长的铭牌,又四处活动,发觉随军北伐的众将军中,能容纳他的,也只有诸葛亮的中军大帐和马岱的运粮左军领兵使。
诸葛亮那边是万万不去的。
最后,只得加入马岱的运粮队伍中。
运粮虽辛苦,运气不好的话,也有和曹魏军队短兵相接的机会。
却说诸葛亮率大军开波,行至一处三岔路口时,有典军书记来报,“三日前,便有吴使在此,奉东吴孙权之命,奉上美酒百坛,良帛百匹,祝北伐大军旗开得胜。”
诸葛亮笑了笑,转身问道:“你们知孙权此举何意?”
随行参军马谡回道:“孙权此举,一来是为我军打气加油,他既不希望我军大胜,也不希望我军大败,最好和曹魏两败俱伤。”
“所以,打气是假,慰问是真。”
“二来,也是在警告我军,不要三心二意假道伐虢,他对我军的行军路线了如指掌。”
诸葛亮叹道:“若是我荆州还在,大军和粮草可顺江而下,哪用在这崇山峻岭中行得如此艰难,却不知运粮官的粮草有没有跟上,唉!。”
众将一时间也默默无语。
诸葛亮又令人拿出地图,摊开和众将一起观看,马谡在一旁解说,“进伐中原有两条大道,右路经斜谷,左路可出岐山。”
诸葛亮稍作思索,随后传令道:“兵分两路,令先锋大军走斜谷道,佯攻嵋县,另一路出岐山,进至陇右,立稳脚跟后,在择日攻取长安。”
魏延在地图边观察了半响,突然建言道:“丞相为何不走第三条道啊!”
众人皆疑虑,马谡不解,问道:“出汉中并无第三条道啊!”
魏延见众人皆望着他,得意的笑了笑,道:“图上是没有,图外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