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兰笑了笑,把竹笛摆在面前,一闭眼,吹奏出淮南名曲《百鸟音》。贺连道:“徐员外还没有……”话未说完,便看见一个幞头圆领衫的俊朗男子走了过来,步履清健,身材高瘦,细长的手指在腿侧敲打着旋律的节奏。
几位才俊立即起身,依次行礼:“晚生拜见徐大人,拜见徐座主。”徐青道:“不必拘礼,今日徐某之所以敢邀请各位前来,一是借这片桂林的芬芳,二是承李侍郎的恩德,三,便是卢公子这曲《百鸟音》,百鸟朝凤,人才竞仕。”
说到此处,苏安抬头看了一眼,卢兰的身姿纹丝不动,气息也不停,唯指尖在笛孔之上灵活地跳跃。随后,桂园子弟各自交往,谈论开化兴邦,主张重文华而避武蛮,声音传彻在整片桂花林。徐青笑了笑,春风满面走过林子,在亭里坐下,望着卢兰、苏安、贺连几位头面,命人取来那支稀罕的象牙做的七孔笛子。
“卢公子的百鸟,总能吹出新的意境,只叫徐某每年都有惊喜。”徐青把牙笛放在唇边,缓缓吹过一段旋律,“其实,若非功名羁绊,徐某也是半个乐人。”
苏安不懂官家姿态,只是就乐论乐,他能从乐里听懂人心。在每处关节,徐青都处理得颇有灵性,回味几遍,能听出一种蓬勃的意气,一种充满力量的野心。
卢兰看苏安一眼。苏安醒过神,先估摸尺寸形状,再察材质光泽,开口道:“不才特意为员外打听过,这根象牙取自龟兹王坐骑,又在安国名师手中雕凿笛孔,先后辗转八国,如今幸能流入长安,实在是难得的天籁音色,只可惜……”
徐青道:“可惜如何?”苏安道:“空有膜孔,没有覆笛膜。”卢兰道:“如此宝物,一般的芦苇膜配不上,那就大可不要。”苏安道:“在龟兹,早有一种笛膜,从蝉腹中取出,叠合多次而成,原本就配这根七星管,给员外求来了。”
第21章 百鸟
笛膜是梨园神笛手刘系前不久才发明的工艺,在笛身雕刻膜孔,再覆盖芦苇膜,能使音色更亮,眼下正为长安乐行里时兴的花样,名士以互赠为乐。
一边说着,苏安从怀中掏出小绣盒,取出一片半透明的笛膜,轻盖在膜孔。哪知刚沾上,笛膜和笛身竟然完全地贴合在一起,就好像天生是一对。
徐青复吹,不仅音量骤然增大,而且音色也更具穿透力,更明亮清丽,引得李峘、薛纪平放下书卷,围到亭子边,谈论起其中的韵律,赞不绝口。
如此,徐青心满意足,放下笛子,笑说道:“今日有缘,某要拜公子为师。”苏安回道:“员外谬赞。”徐青道:“本府桂林,从今往后任凭公子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