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页

这则广告一出,当年,新世纪和君越的销量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6——不但有市场规模扩大的因素,还抢了一部分其他品牌b级车和c级车的市场份额。

其他厂家也不是傻子,在意识到ac这是准备踩着自己上位之后,大家自然不甘心做ac的踏脚石,所以一边纷纷大骂ac不地道,大家都默契的卖老掉牙的4at不好吗?一边不得不为自家的高端车型升级5at。

可问题是这升级不是你说升级就能升级的,先不说你自己有没有制造5at自动变速箱的能力,就算你能制造,不也还有一个匹配的过程么,这需要的都是时间;

如果你不能自己造,那就更惨了,首先,你得给那些能够给你提供自动变速箱的厂家下订单,下订单才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这些能够生产5at自动变速箱的厂家的产能其实也很有限,因为5at的市场需求本来就不高嘛,你这订单来了,厂家首先要衡量的不是要扩大产能,而是:这个订单老子接不接?

正常的情况来说,有订单来了,厂家肯定是喜出望外啊,必然是二话不说就把单子给接下来,然后加班加点的扩大生产,怎么还要考虑接不接?

这不合情理啊。

第1646章 到底怎么样(下)

乍想之下觉得不合情理,但实际上仔细一想,这会发现自动变速箱厂家的选择其实非常好理解,因为建一条自动变速箱生产线实在是太费钱了。

多费钱呢。

这么说吧,一条年产20万台自动变速箱的生产线,以当今的物价来计算,投资金额不会低于40个亿,单位还是美元。

一条自动变速箱的生产线,其投资成本远高于同等产品的发动机生产线!

投资高,也就意味着技术含量更高,所以我们也就能理解,在曾经的时空,为什么到了2013年、2014年那会儿,国内一线的民族汽车品牌几乎都能够自产发动机了——至于仿制不仿制的,咱们就不管了,反正能自己生产了不是?——甚至能够生产双离合变数箱的民族品牌也有几家了,可为什么却没有哪家主机厂能够自产at变速箱?

有人说是因为专利,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什么狗屁专利,我们连发动机都仿制了,还会在乎变速箱?

真正的原因就是at自动变速箱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们有厂家做出了可以大批量装车的cvt,有厂家做出了可以大批量装车的双离合,但就是没有哪个厂家能够自己生产……哪怕是仿制……一台出色的at变速箱。

扯的有点远了,所以在知道了一条at自动变速箱生产线的建设成本这么高之后,问题也就来了:自动变速箱的生产线建设成本那么搞,可如果你的需求量就这么一点,完成了这笔订单之后就没有后续订单了,以至于自动变速箱厂家从你这儿赚的钱连投资都收不回来,人家为什么要接你这个单子,对吧?

干脆就不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