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页

这两位和华罗庚教授、钱学森教授一样,都是所在领域超神一般的存在,王永民居然是他们四位的学生,这可真是……陈耕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

虽然严格来说其实王永民不能算是这四位大神的徒弟,只能算是他们的学生,但有了这么一层师生关系,这不,这就起作用了么。

“所以……”陈耕深吸了一口气:“实事求是的说,王先生您可以算是国内对汉字编码最有研究的人了?”

“最有研究不敢当,只敢说在汉字编码方面做过一点研究,”意识到陈耕话里面的意思,王永民再次激动起来,想到老师对自己说的“外国人不习惯咱们中国人的谦虚,他们习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咱们谦虚的说我就懂一点,他们不会认为你是谦虚,而是认为你真的就懂一点”的吩咐,他犹豫了一下,一咬牙,说出了他此生最大胆的一番话:“但如果不谦虚的话,我认为但就华夏国内而言,我在汉字编码方面的研究,应该能排在前五。”

“这样啊,”陈耕笑了笑,点头:“那么王先生,你是否还有意加入我们的这个项目组?”

虽然已经有了预感,可在听到陈耕这句话之后,王永民的脑袋里还是“嗡……”的一声,他使劲甩了甩脑袋,不敢置信的道:“您……还愿意录用我?您不计较……”

“我要的是一个能够对汉字进行编码、实现汉字在计算机上输入和输出的人,不是什么教授、副教授或者学部委员,哪怕你只有中专学历,只要你证明你在汉字编码研究方面下了功夫,我也会给你机会,”陈耕说着,笑眯眯的向万永民伸出手:“待遇就是我刚刚说的那些,唯一的要求,公司会全力保证你们的生活和科研,对于你们,公司就一条要求:在84年之前拿出可用的汉字编码方案和中文输入法,怎么样,这个工作你敢不敢接?”

第0467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

李秘书来了,但这一次,李秘书没给陈耕带来好消息……

“您的意思是,津门显像管厂和魔都灯泡厂的这两条黑白显像管生产线,最快也要四个月才能完成技术改造、具备生产显示器用显像管的能力?”陈耕皱着眉头:四个月,这时间远远不够啊。

相比于津门和魔都的这两条黑白显像管生产线,咸阳的那条彩色显像管生产线需要18个月以后才能完成技改反倒没有那么重要了——在最近的两年内,陈耕都没打算向市场上推广彩色显示器。

“是,”陈耕着急,李秘书比陈耕还着急,这晚一天,国家要少赚多少外汇?但这不是没办法么:“陈先生您放心,我们这边正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公关,一定争取尽快取得技术突破。”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陈耕问道:“如果是资金方面有问题,我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不是资金方面的问题,”李秘书摆摆手:“这两条显像管生产线的技改项目是大人亲自关注的,资金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我们和nec、松下那边的沟通很顺利,包括引进电路技术方面的谈判都在进行当中,现在的问题是有些生产设备需要定制,所以……”

明白了,原来问题出在了生产设备上面,那就没办法了。

考虑到这些显示器和显像管是在美国销售,必须避免专利方面的问题,陈耕对华夏方面提出的要求就是这些产品必须不能有任何专利方面的明显问题,虽然这些技术和专利的引进需要花钱,但考虑到未来能赚到的美元是这笔钱的几百几千倍,华夏方面对于花这笔钱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唯一的问题,就是赶不上陈耕的头班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