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但是现在……

“三年时间太短了,”李·艾科卡想了想,说道:“如果要代工这两个发动机,克莱斯勒需要重新添置一些设备、定制专用的工装夹具和量具,这可是很大一笔钱……五年吧,如何?”

“五年?”

“没错,五年,”李·艾科卡说道:“我觉得五年是一个不错的期限。”

陈耕笑了,语气格外坚定:“不,就三年!”

……

“这就是美国?”望着繁华的街道、林立的高楼,陈小山恍惚的厉害:“原来美国这么发达?”

眼前的繁华,超出了他的想象。

陈小山还能说出话,和他一起来的两位同时,干脆已经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了,和繁华的美国相比,现在的华夏简陋的简直让人伤心。

哪怕是有着数次出国经验的嘉陵厂孙寿彭一行,也是对眼前的繁华瞠目结舌,在他们眼里,前些日子去的南斯拉夫就已经够繁华的了,果然不愧是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但眼前的美国,只是一条普通的接到,就比贝尔格莱德气派了不知道多少倍……难怪米国能够和苏联对峙几十年还占据了上风。

陈小山、孙寿彭等人的反应并没有出乎陈耕的意料,但是下一刻,孙寿彭的反应有些出乎陈耕的意料,他扭头看向陈耕,表情有些悲壮,就像是在寻找某种信心:“陈先生,早晚有一点,咱们华夏也能达到这种程度,对吧?”

陈耕有些诧然。

他没想到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孙寿彭居然还有迎头赶上的新年,说是怀着破釜沉舟的信心也好,说是什么也好,但在这种冲击下,孙寿彭居然还有斗志,并没有举手投降,这已经让陈耕心中充满了敬意:“当然,早晚有一天咱们能赶上,而且我相信这一点不会太遥远,咱们都能看的到……”

“老板,您真的认为华夏能赶上米国?”孙小山诧异的道。

和陈小山一起来的另外两位拆解厂的副厂长虽然没有说话,脸上却是一副“你在逗我?!咱们和美国人的差距这么大,怎么可能追的上他们?”、或者是“估计会有那么一天吧,不过恐怕我是看不到了”的表情——他们将陈耕的这番话当做了陈耕的安慰之举。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都应该感到荣幸,”陈耕的声音并不大,但语气却是无比肯定、无比坚定:“因为现在的华夏,正处在一个最重要的历史拐点上,而我们,正是这个时代的开创者和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