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也惊讶盯着江森,完全搞不懂,眼前的这位江总到底想干什么。

生意有这么做的吗?

县里20、乡里10、村里10……

三家加起来,一共就只出了600万,而且其中500万是上头拨款,100万本身就是江森捐的,相当于半毛钱都没掏,就先拿走了四成的利润!

而江森呢?

除了上述的那100万“冤大头之捐”,接下来公司的正常人事和人工支出要700万,公司的“空饷预留款”每年要留300万,种苗费用900万,回购成本200万……

啥好处都没捞着,就2100万花出去了?叶培越想越觉得沪旦管江森要2000万的实验室使用抵押金一点都不过分,这样的超级冤大头,不宰他一刀,怎么对得起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这么多年来,大家从中所经受到的教育?

而叶培更不知道的,事实上,江森后续要花的成本,其实还要再加上几笔的。

刚才谈判的时候,化肥没算进去,到时候必然不可能让分包的村民自己出钱,还得补贴,额度大概在200万左右。然后除了黄芪之外,江森的这款祛痘灵,还有其他的原料,也必须从其他地区收购,虽然都比黄芪便宜,可全部加起来也不是小数。

尤其江森对品质很看重,要收必然就收最好的道地药材,一年下来,少说又是五六百万。

也就是说,想要完全推动这个项目,公司账上每年的可支配的资金,必须维持在3000万这个数。加上修建厂房、移民安置和开荒费用,前期投入,至少3500万。

而眼下,瓯顺县、青民乡、十里沟村三级,拿着拿区区600万,将将14出头的本金,就吃下了40的股份,不可谓不把操作拉扯到了极限。

之前县里给出的预算1500万,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算的。

可能是会计们觉得,工资可以按月发放,只要中途资金不断链,这笔钱就暂时不用考虑进启动资金里吧?不过想想也对,就好比那笔高达300万的“空饷预留款”,这玩意儿该怎么提前做账呢?压根儿不可能那么理直气壮地提啊。

只有在项目启动后,才能以公司用人的名义计算进去。

江森心里想着这一笔笔的巨额账目,感受到叶培的目光,但脸上依然毫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