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足足半个小时,江森和农业局的副局开始围绕着这个问题,往死里扯皮,江森死咬着质量问题不放,直至隐晦地提出隔壁闽江省的高山土质也不错,曹秘书长才赶紧打住:“那就各退一步,每年种苗按九百万收,农业局的种苗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再按情况赔偿。”
这边大佬一锤定音,农业局的副科就没话说了,点了点头。
江森抬手看看时间,也不过分纠缠。事情都已经进展到这一步了,多一百万、少一百万的,他其实压根儿不在乎,关键是对原料的质量把控,必须得让县里的某些人心里有点数。
“那赔偿金的额度,我会委托郑悦律师还有吴晨副乡长,这两天再抓紧跟农业局定下来。”江森低下头,在会议议程文件上打钩。
曹秘书长不禁深吸一口气,“那最后一个议程,关乎分包户,每亩药材的回购价格……”
“唉……”江森不由自主叹了口气,忍不住嘀嘀咕咕,“我包了地,包了成本,出了人工,种出来的药材还得自己花钱再买回去……什么特么的叫为人民服务,妈的,节操太高尚了,我自己都崇拜我自己……这药要是销量不好,我就是全国历史上,第一个扶贫破产的青年企业家了,曹秘书长,明年别管我破产不破产,县志上、县年鉴上都得给我留一笔啊。”
江森唠叨至此,会场里陡然爆发出一阵大笑。
空气中充满打土豪的快乐气氛。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算盘
秋收的黄芪,每亩地大概能收1500斤,按市场价每斤三块钱,一亩的收购价是4500元巨款,而如果晒干来卖,市场价还会更高,正常收购价达到5000元左右。但是,显然不管按湿的算还是按干的算,江森都不可能真的出这么一大笔钱的。
所谓的回购,其实更确切说,应该是种植补贴。毕竟村民们每个月只有500块工资,收入依然很低,只有通过继续补贴的方式,这些人才能真正意义地拿到一笔可观的可支配收入。
“两百吧。”江森报了个心理价位。
县里和乡里的人都没吭声,反正已经拿到他们想要的那部分了,只有代表十里沟村来开会的那个大学生村官,还真以为自己有拍板的权力,一阵沉吟了,好似很艰难地点了点头,“行吧,两百就两百,那后续的分红……”
“照给。”江森早就跟十里沟村的实际负责人吴晨谈好了,“百分之十。”
“这么多……”
会场里头,曹秘书长和农业局以及其他单位的代表们,顿时发出吃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