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这一派璀璨如星河的辉煌灯火,徐霞客摇了摇他的脑袋,似乎要将那种不可置信的感觉甩出去一些……对于眼前这个奇异的城市,他发现自己不管怎么试图去理解,也照样会陷入不能解读的迷思。最后,他只得关上窗户,躺倒在床榻上,发出一声长长的感叹,作为这一日种种神奇见闻的结尾:
“……区区一伙澳洲流民,漂洋过海而来,盘踞琼州荒僻小县数年,以澳洲之法务农兴商,便能营建得如此兴旺。不知那些髡人的澳洲母国之地,又该是何等繁华富庶的景象?真是恨不能亲眼一观啊!”
遗憾的是,徐霞客对“澳洲国”的上述美好遐想,其实统统都是纯属虚妄——徐霞客先生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在他所处之地南方的万里之外,那些“真正的”澳洲人身边,却根本没有喧闹的集市,没有明亮的街灯,更没有各式各样的精致美食,只能看着漫天璀璨的银河星斗,听着席卷荒野的狂风呼啸,身边只有滋味古怪的野菜和野果、实在难以下咽的烤袋鼠肉、奇形怪状的荒草和树木,纷至沓来的鳄鱼、蛇和毒蜘蛛……身边的邻居除了那些石器时代的土著野人,还有一群自带作死天赋的波兰佬……
——虽然这些可怜的“真·澳洲人”,确实是跟盘踞琼州临高县的五百“真髡”来自同一个地方……
第十七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七)
第十七个瞬间:真·澳洲人无惨
把时间倒退回崇祯三年十二月,地点是远离中土万里之外的澳大利亚西北海岸
波涛澎湃的浩瀚大海宛如一个蔚蓝的梦境,阵阵海浪的色泽如同宝石一般华丽,初升的朝阳从东边的天际抛洒下片片金辉,在无数的波谷与浪尖之间跳跃,直到与一条延绵半英里之宽的金色光环汇拢,就像是聚集在一串藤上的曼陀罗般飞速绽放,最终化为一片令人目眩的明亮光晕。
沙滩、丛林、碧海、蓝天,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
习习微风的洗礼之下,李维一脸忧郁地坐在海边的沙滩上,尽情享受着绿色无污染的清新空气,绝对原生态的热带森林和草原美景……等等一系列足以让现代小资们为之兴奋的东西。但此时的李维却宁可蜷缩回自己在哈尔滨的那个小狗窝里,每天闻着汽车尾气和工业雾霾,听着街头大妈们喧闹的广场舞……
——因为,他此时正身处于十七世纪上半叶的澳大利亚!
二十一世纪的澳大利亚有什么?
——七百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全世界不同人种的大熔炉,无数在露天就能开采而且品相极高的优质矿藏,闻名遐迩的悉尼歌剧院,大堡礁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作为国家象征的考拉和袋鼠,憨态可掬的小企鹅,还有云集着全世界名模丽人和富豪阔佬的棕榈滩……
十七世纪的澳大利亚又有什么?
——只有七十万生活在石器时代的落后土著,以及袋鼠、树袋熊、鸭嘴兽等多种同样落后于时代的有袋类哺乳动物……此时的澳洲还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大陆,直到1778年英国人才开始对这片土地进行殖民开发——所以,欢迎来到没有工业污染的石器时代!诸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穿越者们!
唉,这样荒谬的事情,又是怎么发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