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缓缓流淌的尼罗河畔,到处都矗立着古老的神庙与石像,宛如一座古文明的博物馆。

而在此时的底比斯城郊外,又一尊巨型石像正在破土动工,数百名石匠在石材周围搭了脚手架,宛如蚂蚁似的爬上爬下,用石器和铜器敲敲打打,雕琢打磨……对于这样的事,埃及人早就习以为常了。

如果没有这帮辛勤的石匠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埃及境内那么多的方尖碑和神庙又是怎么来的?

但是,站在这座即将竣工的石像脚下,王秋、马彤和哆啦a梦等人却看得目瞪口呆。

具体来说,这就是一尊约有两层楼那么高的哆啦a梦石像——当然,是古埃及风格的……

接下来,当发现哆啦a梦的本尊亲自莅临此地之后,成百上千的埃及人立即闻风涌来,表情虔诚地对他顶礼膜拜,口中赞颂不已。那种淳朴而热烈的场面,纵然以哆啦a梦的见多识广,也是深为感动。

“……唉,虽然在日本的战国时代,我也曾经当过几天地藏王菩萨,还有人用木头给我盖了个小庙,但说起来也就只有岗亭那么大而已。没想到在古埃及这边,却对我这般厚爱,大家真是太热情了……”

哆啦a梦一边说着,一边竟然有些哽咽了,“……明明只是随手做了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而已……”

但严格来说,哆啦a梦实在是有些妄自菲薄了!这些前所未有的新型农作物,能够给每一个埃及人带来的好处,可是能够真真切切地从餐桌和菜园里看得见,全都是实实在在的万世之福!

——来自美洲的玉米和土豆等高产作物,大大提高了埃及的粮食产量,使之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从番茄、草莓、花生、青椒到南瓜的各种异国蔬果,大大丰富了埃及人餐桌上的菜色。

——矗立在尼罗河畔的甘蔗田,让埃及人民提前上千年尝到了蔗糖的甜味。

——在后世享誉全球的埃及长绒棉,原本要到十九世纪才会得到大规模推广,如今却提前了三千多年就出现在尼罗河畔。这不仅让埃及人可以用更舒适的棉布衣服来替代较为粗糙的亚麻布,还让埃及拥有了除粮食之外的又一项“出口创汇拳头产品”。

……

事实上,上述这些农业生产力的爆炸式提高,对人类社会和文明国家的深远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一切的王朝更迭和宗教兴亡,而是快要达到了文明升级的水平,仅次于农业诞生和工业革命而已!

虽然古埃及人不可能想得那么透彻,但至少在那些上层统治团体之中,已经有了一点模糊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