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提还是在这样刚刚一场风雪过后,全城军民饥寒交迫、人心散乱、前途彷徨的危难时刻。
所以,耶律大石困惑地扒着窗户向四周观望,却什么都没有发现。甚至一度怀疑是自己耳朵出毛病了。可那悠扬高雅的音乐声,却越来越清晰,而且越听越动听,简直宛如仙乐一般……直到他发现了城墙上的骚动,又看到无数居民涌出房屋朝天空仰望,这才把注意力放到了高高的云端之中,并且终于有了收获:
一座巍峨壮观、绚丽华美,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奢华宫殿,一边遥遥奏乐,一边从云端里飘了出来!
镀金的屋瓦和鲤鱼雕像金光灿烂,朵朵祥云在宫殿周围飘来荡去,让它更添了几分仙家神韵。
——这是何等的震撼!何等的壮丽!何等的摄人心魂!何等的不可思议!
“天宫!神仙!”看到这一幕的城内军民,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这两个名词。
眼看着如此富有震撼力的天降异象,这座城里的各族居民全都不约而同的跪了下来,匍匐在地,念念有词,祈求天上宫阙里的仙人保佑自己。而耶律大石也在犹豫着要不要跪下去……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头顶那座“天宫”的音乐声戛然而止,一个有些沙哑的嗓音却随之响了起来:
“……肃静!肃静!大宋护国真人郭京在此!特为护送贵国皇帝灵柩而来!此地统领大石林牙何在?”
第四十五章 可敦城
可敦城,位于现代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土拉河畔、布尔根省哈达桑的东北部。
从天空中俯瞰下去,辽代的可敦城建在一个山坡之上,城墙约有十米高,每一边的长度都有六七百米,东面不远处有一条冰封的大河蜿蜒北去,正是给城市提供水源的土拉河。
这座辽国的可敦城,最初是在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由皇太妃奏置,又名为镇州——所谓可敦,就是唐代回纥语中的“皇后”之意。城内又分为南城和北城,呈日字形状排列。当年辽圣宗迁渤海、女直、汉人配流之家六百余户居于南城,基本上都是匠户。北城则是辽朝辖下漠北各部族骑兵的毡帐所在。
虽然可敦城的历史已经称得上悠久,但其格局并不算大,莫说是与汴梁和相州比较,即使是跟金国的会宁相比,也是远远不如,之前因为河道变动的缘故,这座城市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契丹人抛弃和荒废。只是近几十年里才再一次被启用起来,但也未能很好地修缮。所以尽管城墙很高,但也非常残破,粗粗一看,便知道已经有很多年未曾修缮。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坍塌的缺口。
由于最初被设计为军事要塞,所以全城占地面积只有不到半平方公里。而且容纳军队的北城基本没有固定建筑,就是一座纯粹的帐篷城。只有在南城才有几条街巷,建造了一些各色木质或夯土民居,开设了酒肆和店铺,林林总总约有几百户汉人、渤海人和契丹人居住,总算是让这里稍稍有了点繁华气象。
但是从整个市区面积上来说,恐怕还不如后世的一个居民小区,而人口和产业更是无法相比。
——由于金国的崛起,断绝了中原货物的输入,使得此地的商业也受到惨重打击,变得异常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