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楚帝敲定了所有细节,太色已晚,言鹏举回到相府,在没有掌灯的书房中坐了半晌,夜色沉沉,言鹏举掩在黑暗中的那张脸上,并无多少喜色。
他这一生走来,一直智计百出,每一步都料事如神,胜券在握,可自从送言无咎去了秦国和亲,一种隐隐的失控感便时常缠绕心头。
言无咎身边跟着的人,四个侍女和随行的侍卫,都是他早早放在她身边的,都是经过训练,完全效忠于他的死士,不可能一去杳无音信,除非是他们全都出了事。
他派人去查,但毫无结果,三皇子,现在的梁王府上,如铁桶一般水泼不进,压根探听不到任何消息。倒是言无咎偶尔有信送到凤鸣宫,据信中所言,三皇子不喜公主身边有楚国人,甫一大婚,就全部给打发了,公主身边全部换上了他的人。
言鹏举开始不信,后来他信了,因为秦国三皇子是个人物,所作所为完全推翻了言鹏举对一个冷宫出身的皇子的认知。只说他主持工部,秦国的水利、农田等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甚至制出了一种叫做水泥的奇物,如今水泥浇筑的驰道遍布秦国各地,作为一国之相,言鹏举如何不知这意味这什么。
是的,言鹏举认为水泥是霍云平弄出来的,虽然秦国都说水泥为丹阳公主所制,但别人不知道,他这个把言无咎养大的父亲还不知道吗?他亲手把她养成了草包,字都识不了一箩筐,她能制出水泥?无稽之谈!
之所以那么说,无非是霍云平拉她出来做挡箭牌,让自己的实力不那么扎眼罢了。
但即便如此,却并不能抚平他疑虑,现在时机成熟,他计划好的一切马上就可以实施了,他心中却愈发不安。
想他言鹏举,从贫家子一步步登上丞相的高位,每一步都精心谋算,走一步看百步,从谋划找上李举人读书,到高中后除掉李举人一家;从边关立功进入皇帝的眼,到搜罗婴孩训成人形工具控制官员……每上一步台阶,都在的掌控之下,还从未出现过这般困扰。
并非是没出过半点纰漏,但以他心思之缜密,每每及时发现,迅速纠正,从未影响过大局。
比如李纤娘,他纳她入府后,也是那时自己年少轻狂,不小心露了点马脚,进让李纤娘察觉出不对,竟然假意逢迎想寻的证据为父母报仇,他当机立断让李纤娘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去和她父母团聚去了。
其实那个孩子是可以生下来的,不过他可不想留下后患,斩草不除根是大忌,哪怕那也是他的孩子。本来李纤娘能从土匪窝活下来就是个意外,他不过拨乱反正而已。
在比如他因为小瞧女人,在边关让言无咎的生母逃了出去,他也只不过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寻回,即便那女人天仙般的美貌让他有几分喜欢,但犯了他的忌讳,他也毫不手软的亲手掐死了她。
言鹏举完全不能容忍捏在手心的棋子失控,何况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言无咎必须死。
言鹏举捏紧了手指,他从无败绩,这么个在他手中长大的草包翻不起什么浪花来,操作好了,还能把炙手可热的秦国三皇子除掉。他有预感,此人对楚国的威胁,远胜于秦帝和盛远,此人不除,哪怕他用在言无咎身上的谋划顺利,也将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