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可惜李举人并没沾上得意门生的光,在言鹏举高中榜眼衣锦还乡的前夕,外出踏青游玩的李举人一家,不幸被几个山匪盯上,全家罹难,只李举人的女儿李纤娘被山匪掠走。

几天后,言鹏举回乡听闻此事,悲痛欲绝,以弟子的身份出面厚葬了李举人一家,并请动当地守备相助,借兵亲自进山剿匪。据说山匪死的死逃的逃,终是把李纤娘救了出来。

郭皇后的人在查证过程中,这些都可查到实证,而在往后的事,却是只见于人们口口相传之中,并无人证物证。

据传,言鹏举与李纤娘,两人互相有意,两家也心知肚明,只因李纤娘年纪小一些,言鹏举又忙于科举,是以并没有真正定亲。本来待言鹏举高中,言、李两家就会定下他们的亲事。

哪知飞来横祸,打破了这一切。婚事肯定做不成了,李纤娘要守孝不说,更要命的是她被山匪所辱,已经配不上金榜题名的言鹏举。

但是言鹏举是真喜欢李纤娘,顶着家中所有人的反对执意要娶,僵持来僵持去,在李纤娘差点投缳自尽之后,最终各退一步,言鹏举同意三年之后,迎李纤娘为良妾。

一时间,对言鹏举尽是赞誉之声,称他情深义重,孝义双全,要不是言鹏举肯接纳李纤娘,李纤娘要么青灯古佛,要么死路一条,一辈子就完了。

言鹏举回京后,很快就崭露头角,在座师的撮合下,娶了吏部侍郎之女为妻,并生下了嫡子。

三年后,言鹏举遵守诺言,亲自接了李纤娘入府,两年不到就生下了原主,李纤娘却难产而亡。

这里秦无咎倒是真的,原主的记忆中,她从小到大不知听言鹏举叹息过多少回,李纤娘时运不济,眼见苦尽甘来,却没享上几天福。

来回看了几遍,放下薄薄的几页纸,秦无咎揉了揉额角,看上去没什么特殊之处,以秦无咎的智商推断,这就是个渣男陈世美背信弃义,心狠手辣又当又立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或者不同的时空之中轮番上演,只要或单纯、或单蠢的女孩儿不成长,把视线放在所谓“金龟婿”身上的父母还存在,这种事就永远不会断绝。

秦无咎的目光再次从那两页纸上扫过,她眼神忽的一凝,手指在一处字迹上点了点,“李纤娘怀孕之初,楚、秦两国又一次开战,言鹏举争取到参与筹备军需的差事,随押粮官去了交战的楚秦边境。待他返回郢都,没过多久,李纤娘就产女而亡。”

这几个月里,秦无咎读遍了秦楚两国的史书和霍云平收集来的每一年的邸报,对十六年前秦楚之战知之甚详。这场战争最终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不但折损了数万兵将,还丢了两座城池。

至于失败的原因,则比较含混,甚至使用了春秋笔法,各个版本的记载也有所出入,不过秦无咎还是从中总结出一条来,就是彼时秦帝与大将军盛远生了嫌隙,另拜志大才疏的骠骑将军为帅,为这场败绩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