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无咎迅速利用自己这几年建立起来的人脉网,确定祝家的情况。祝家父子遇难后,倭寇本打算控制住祝家人,万幸的是,倭寇的暴行让京城各界爱国人士空前团结,祝家父子的血也警醒了那些心存侥幸的人,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祝家妇孺被送进京郊的山里藏了起来。
在周会长等人的帮助下,秦无咎女扮男装混进了一支要赶回京城使馆的Y国使团,一路磕磕绊绊,终于于五日后到了京郊。
来接秦无咎的是她曾经的一个病人,这位张先生本来是找谢医生给他父亲做手术,却让秦无咎看出了他的肾病,要是再晚发现十天半个月,便是秦无咎也回天乏力,万幸发现的还算及时,服用了半年汤药后得以痊愈。
张先生从那把秦无咎视为救命恩人,他在京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与祝家也相识,因此京城这边的事秦无咎就找了他。
张先生办事利索,这边早两天就安排好了,在他的斡旋下,秦无咎很快见到了祝长风的家人。
祝家父族逝后,偌大的祝家水流云散,如今只剩下祝母王氏,带着大儿媳妇和八岁的小孙子和五岁的孙女东躲西藏。
面对找上门来,自称是小儿子女朋友的秦无咎,祝母是惊怕大于欣喜,儿子寄来过秦无咎的照片,她不会认错,但正因为如此,她才怕,长风的女朋友出现在这里,长风是不是也来了?那不成了自投罗网?鬼子们正想法抓长风呢!
秦无咎心说果然倭寇知道了祝长风的价值,祝长风送这一趟货送对了,在西省工党的地盘上,人身安全是没问题的。
一刻不停的把祝家三代接到临海,秦无咎安排他们住进了自己隔壁以谢医生名义买下来的院子,假称谢医生表妹一家,从北省躲避战乱投奔而来。隐下“祝”字不提,只以祝母的姓氏,对外说姓王。
秦无咎之所以不让他们住到自己这里来,就是怕暴露祝母他们的真实身份,毕竟她与祝长风交好在特务处是挂了名的。
回来后秦无咎就忙绿起来,几个工厂需要她操心,夏家的生意也得她拿主意,便宜哥哥没这个本事,只能做个执行者。现在形势不好,虽然战场离临海还远,但随着躲避战乱的难民一波接着一波涌入临海,各方势力纷纷登场,趁火打劫,临海也变得动荡,外面治安差了许多,街上的店铺工厂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肥肉。
好在以她现在的社会名望,一般人还不敢惹她,但重锦纺织厂大多是女工,人身安全尤为重要,秦无咎花了好大精力才把防护措施做好。
白天忙外面这些事,晚上则笔耕不辍。她把沦陷区内,如祝家父子的悲壮、升斗小民的凄惨,战场上军人浴血,当局高层的绥靖怯战……等等情状,以凝练犀利的笔触,鞭辟入里的分析,一一呈现出来,辛辣见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