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虽然心中有些失落, 但是安国公夫人还是很相信薛夷光的能力,她相信女儿能够处理好眼前的事情。
薛夷光身边的护卫涌上公堂后, 上首的吕县令直接气得指着薛夷光, 气急败坏道:反了反了, 薛瑶你是要造反吗?薛瑶二字是薛夷光假造的身份文牒上的名字。薛夷光其实这一世有很多名字,比如她的本名夷光, 但是称呼她这个名字的人并没有几个, 这个名字更多的是对她前世的一种纪念。
用得最多的就是永嘉这个封号, 当然这两年阿瑶这个乳名用得也多了起来,主要是安国公夫妇和太子称呼,但随着她及笄礼后有了表字瑶光,她的本名用得就更少了,在官场上和与人交往的时候,薛夷光都会有瑶光这个表字,但是无论是永嘉还是瑶光,这都是皇家所赐,天下很多人都知道,这出门在外隐瞒身份自然没法用,所以薛夷光选择用了乳名,身份文牒上写着薛瑶这个名字。
我一没持刀进入公堂,二没有砸县衙大门,哪里造反了?薛夷光对于吕县令要将造反的名头安在自己身上的话肯定是不认的。她从小行事都是被太子教导的,在这样的小事上,薛夷光从来都不会给人留下把柄,大魏规定,除了帝王和太子外,其余的人不得带刀剑进入公堂,不然视为谋反,除此之外,若是有人硬闯或者是打砸府衙的大门,也算得上是造反。
后者是禁忌,但是前者却没那么严苛,一般情况下,大魏的一些将领和钦察都是可以佩戴刀剑进入公堂的,薛夷光已经很克制自己,没有将太子送给她的纯钧剑一剑架在这位吕县令的脖子上,她现在觉得用纯钧杀了吕县令都是在玷污纯钧这样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你带人闯入公堂,这就是在扰乱宫务,本官要你扰乱公堂之罪将你逮捕,名正言顺!如果说之前这位吕县令将薛夷光等人下狱还有些底气不足,那么现在薛夷光的人闯入公堂,那他心中的底气就足了,这样就是到了府衙,省衙他也有话说。
名正言顺?!薛夷光听到这话嗤笑道:你接到状纸,不问百姓冤屈,就要将百姓责打下狱,这就是你所谓的名正言顺?
你们有什么冤屈?吕县令对薛夷光的话十分不屑,道:这赈灾款本官早就发放给你们,你们却在这里污蔑本官,还到知府那里状告本官,尔等就是刁民!
对于吕县令和那些村民的话,薛夷光无疑是选择相信村民的,原因也很简单,若是真的有赈灾款,那些村民至于为了生计连命都不要了,去当土匪吗?百姓只有在没活路的时候,才会选择不要命去当土匪啊!
这位吕县令想要把黑的说成白的,也在薛夷光的预料之中,难不成有人干了坏事还要满大街地宣告自己是贪官污吏不成?
发放赈灾款是需要百姓签字画押的,敢为吕县令这百姓签字画押的证据在哪?薛夷光冷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