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夫人没在理会没出息的安国公,转而和女儿聊起天来,道:今日去延兴寺进香如何?可还开心?太子对你可还照顾?安国公夫人知道女儿今日和太子一起出去,但不知道具体是去做什么,只以为是太子带女儿出门游玩而已。
延兴寺的素斋很好吃。薛夷光笑道,其他的事情她没打算和母亲说,龙凤呈祥之说等礼部和司天监去找圆慧大师测算的时候就会被传出,至于其他的事情,她觉得没有必要让母亲跟着一起担心。为了让安国公夫人放心,薛夷光又说了太子一路上照顾她的事情,果然她看到安国公夫人眉头慢慢舒展开,也仿佛对太子满意起来。
说完这些,安国公夫人才想起正事来,对着女儿问道:你明日就该去翰林院点卯了,官服什么的可都备妥了?旁边的安国公听到这话,也朝着女儿看过来,他和妻子等在这原本就是为了女儿明日去翰林院的事情,结果他被湛卢剑转移了注意力,不过听到妻子的话,安国公也赶紧收起湛卢剑在关心地看向女儿。湛卢剑虽好,但终究是死物,哪里能和女儿相较?
薛夷光点头道:官服前几日就送来了,很合身。去翰林院是当日在状元及第后就确定的,按照大魏的规矩,状元及第者会被当场授予从六品翰林院编撰,太子今日也和她说过,大魏内阁阁臣基本上都有在翰林院为官的履历,比起其他地方,翰林院算是一个清净之所了。
殿下说我现在翰林院呆上一个月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会把我调到东宫担任属官。这点薛夷光早有预料,她自然也是愿意的,翰林院虽是文人清净所在,但同样也接触不到现在太多的政务,身为翰林院编撰的主要职责是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其实翰林院说白了,就相当于现代的秘书机构,翰林院的官员因为要记录皇帝言行,进讲经史的缘故和帝王接触比较多,很容易被帝王看重,成为帝王心腹,快速晋升。但这些对男子而言不叫容易,但对于薛夷光来说却比较困难了,比如记录皇帝言行之类的任务,整日跟在皇帝身边,她是个女子就算她自己不在意,景祐帝也会觉得不舒服,更何况她还和太子已经订情。她不觉得景祐帝会把自己这样一个未来儿媳留在身边当记录官,这有些太尴尬了。
所以一旦圣旨下,她和太子定亲,她就真的不适合在翰林院呆着了,还是东宫更适合自己。而且她也是变法的拥护者,自然是想要做一些实事,跟在太子身边,太子愿意教她,也会放手给她做,这才适合她。
这样也好。安国公夫人听到太子的决定点头道,有太子护着,她也能放心。官场虽不比战场刀剑无眼,但是却也一样凶险,战场上最起码是明刀明枪,但是朝堂上就不一样了,那都是伤人的暗箭,不知道哪一会儿,就会被什么人算计进去,有太子护着,她也能够放心一些。
阿瑶,有什么事就派人来找我,枢密院就在翰林院旁边,翰林院中有很多老学究,不是很喜欢女子为官,你若是受了委屈告诉阿爹,阿爹一定给你出气!安国公比起安国公夫人,对朝中和翰林院的情况更了解,有些不放心地对女儿嘱咐道。
薛夷光听后自然是点头应好,这些太子之前也和她说过。职场歧视这种事情别说是大魏,就是现代都有,她觉得她应该能应付过来,而且她都多大了,受委屈了就找家里告状,薛夷光觉得自己不会这么无聊,自己受的委屈必须要自己找回来才爽不是?
第二日,薛夷光一大早就起来,换上自己的官服,官服都是量身定做的,很合身。